我当然承认汽车文化博大精深,可把车子抬高到宗教的高度实在有点儿离谱。太多理论上头头是道的论调一到现实总会败的一塌涂地,想想看,似乎还没有谁因为买了一辆车而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属地。
《汽车消费报告》马蕾
好莱坞那些经典又俗套的料就像一根常青藤,看看有多少人为托尼·斯科特的炒冷饭买单就能知道。亲情、友情、爱情和个人英雄主义,被《危情时速》失控的火车、观众紧张攥着忘记塞进嘴里的爆米花和如释重负的泪水与欢笑簇拥着抱团儿狂欢。
可我冲进影院不是为这狂欢去的,当然也不是为克里斯·派...
作者文章归档:马蕾
我当然承认汽车文化博大精深,可把车子抬高到宗教的高度实在有点儿离谱。太多理论上头头是道的论调一到现实总会败的一塌涂地,想想看,似乎还没有谁因为买了一辆车而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属地。
《汽车消费报告》马蕾
好莱坞那些经典又俗套的料就像一根常青藤,看看有多少人为托尼·斯科特的炒冷饭买单就能知道。亲情、友情、爱情和个人英雄主义,被《危情时速》失控的火车、观众紧张攥着忘记塞进嘴里的爆米花和如释重负的泪水与欢笑簇拥着抱团儿狂欢。
可我冲进影院不是为这狂欢去的,当然也不是为克里斯·派...
达·芬奇一生耀眼的成就太多了,发明汽车这事儿一直被掩盖在《蒙娜丽莎》们的光环下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想想也是,对于一个在15世纪就设想用玻璃制造心脏和眼球来代替病变器官的达·芬奇,发明个汽车又算什么大不了的呢?
《汽车消费报告》马蕾
我从来没对一个人感兴趣像现在对莱昂纳多•达•芬奇这样。
文艺复兴时期传记作家瓦萨里把他描述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
我们见过太多主流价值观认定的成功人士,他们越成功,伪装就越多,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擅长表演、圆滑闪亮、严丝合缝,却会在某一支摇滚乐响起时默默地泪流满面,或在周末的某一天和越野车的轰鸣声一起抵达无人之地,因为那里有他们曾经简单纯净的光阴和内心。越野和摇滚一样都有将人打回原形的魔力。
《汽车消费报告》马蕾
2008年,在中国生活了3年,自称越野死忠的德国人Johannes在一次自驾穿越藏地无人区时遭遇翻车,除了报废的车子,他断掉了两根肋骨,还弄丢了结婚戒指,之后他的中国妻子同他离了婚,成了孤家寡人的Jo...
《汽车消费报告》6月号编者话
马蕾
瞧瞧,不管你承不承认,产品从来都不只是作为产品本身而存在的,功能是内核,可不是全部,它外部包裹的除了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文化,还隐藏着对潜在消费者的心理发出的秘密电波
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我23岁,有着与外表极不相称的躁动和不安分,那一年,我在别人错愕的眼神儿中辞掉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蜷缩在北京四道口的一处半地下室里,做着新闻理想的梦,并坚信总有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天。
彼时,世界杯激战正酣,每一场以弱胜强的冷门儿都能让我精...
那个清晨,安妮塔心中肯定既恐惧又骄傲,而那个清晨,期待成为安妮塔的我,心中一定溢满坚定和期待
“2002年的一个清晨,《洛杉矶时报》记者安妮塔发现自己的奥迪轿车前挡风玻璃上有个弹孔,打开车门,车座上放张卡片,上写:‘收手!’,卡片下是一只嘴里叼着玫瑰花的死鱼,这是黑手党的死亡标志。”
这是困困新书其中一篇《侦探是害群之马》文章的开头,这位我所喜欢的、文字中总带些刻薄的小妮子在轻描淡写地用这句话引出该文真正的主人公、涉嫌犯罪的名侦探安东尼·佩利卡罗后,就兀自把女记者安妮塔的安危抛到...
![endif]-->!--[if>![endif]-->!--[if>![endif]-->!--[if>
也许再也没有哪款车的上市能够像Nano这样引发一场疯狂了,从2009年4月9日开始接受预定到5月中旬,塔塔接收到的Nano订单已经超过了35万份。
这35万人中可不是人人都是幸运儿——3月23日在Nano于孟买上市的当天即公布了销售方式——用户先交付80美元订金后先填写申请表,然后在未来的12个月内分批分次地通过电脑抽签选出首批10万购车者,也就是说,您就是再有钱这次也不灵,电脑选上选不上还得看您运气好不好。
对于一直梦想着要设计、生产世界上最廉价小车的塔塔汽车公司来说,他们现在正面临着...
看看之前最后一篇日志的时间还是去年的6月份,时间过得真快,倏地,一年就快过去了。
这段日子里,《汽车商业评论》除了一如既往地继续壮大之外,还诞生了自己的兄弟刊《汽车消费报告》,而我有幸与亲爱的同事们一起参与到这场极疲惫却好玩极了创刊过程中来,如今想来都是一笔极大的人生财富。
在《汽车消费报告》做到第4期的时候,我决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这本不一样的汽车产品消费类杂志,至于它如何不一样,先奉上主编贾可的发刊词,和我在第一期的编者话。
正文: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