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一生耀眼的成就太多了,发明汽车这事儿一直被掩盖在《蒙娜丽莎》们的光环下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想想也是,对于一个在15世纪就设想用玻璃制造心脏和眼球来代替病变器官的达·芬奇,发明个汽车又算什么大不了的呢?
《汽车消费报告》马蕾
我从来没对一个人感兴趣像现在对莱昂纳多•达•芬奇这样。
文艺复兴时期传记作家瓦萨里把他描述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莱昂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话虽有溢美成分,但被这么称赞,达•芬奇有资格。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达•芬奇比《红楼梦》厉害。一个达•芬奇,雕塑家看见型,音乐家看见律,医学家看见病理、军事家看见武器、发明家看见奇思、科学家看见本质、画家看见光与影,生物学家看见物之真谛……关键这个智商220的意大利百科达人还是美男胚子一个,随便一优雅,就让那些与他同时代的人黯然失色了。世界上怎么能有这样全面又深刻的人呢?说他是天才,简直是抬举“天才”两个字。
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达·芬奇也有堵心的事儿,他对万事万物好奇,也因此一生都生活在内心的纠结中,他既害怕又渴望——害怕事物的神秘不可知,又渴望有一天拨去罩住神秘的那层外衣,他晚年还因钻研解剖不讨罗马天主教皇的喜,被没眼光的罗马人诽谤成巫师,这听起来可真叫人伤心。
不过幸好他有知音,还是个法国国王,接下来的事儿足以在后来让整个意大利感到后悔和羞愧。1516年,这个只为“聆听大师声音”的佛朗索瓦一世把偶像从郁闷的意大利请到明媚的法兰西,还心甘情愿奉送克洛·吕塞城堡给他。
这真是太重要了,但跟物质没直接关系,对于已经64岁的达·芬奇,佛朗索瓦一世用金币和城堡包裹的大礼背后,更贵重的是一块在意大利不能获取的精神自由之地,他在这里用生命最后3年释放了一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留下大量手稿笔记——物理、数学、军事、水利、建筑、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涉及到的发明更让人觉得他非地球生物而来自某个超智慧星球——乐器、闹钟、火枪、自行车、照相机、温度计、烤肉机、纺织机、起重机、挖掘机、飞行器、坦克,当然还有汽车的发明原理和图纸,看起来简直就是一部超越15世纪的大百科全书——他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纪。
我在克洛·吕塞城堡看到IBM照着达·芬奇手稿还原制作的几十件模型时,说实话,比在卢浮宫看到《蒙娜丽莎》更激动,桩桩件件都设计精巧、构思严密、不可思议。遗憾的是,IBM似乎并未还原达·芬奇汽车设计的原貌,不过这事儿倒被达·芬奇的老乡们做了。
起初,达·芬奇对四轮马车很不满意,设想着能有一种新动力,这情形像极了当下汽车制造商们寻找新能源动力。达·芬奇想到的是弹簧,希望这个螺旋状可伸拉的东西能产生特别的动力,结果就有了一个齿轮传动、前进刹车皆备、结构复杂、构思巧妙的发明。
它在现在汽车诞生的1900年代初被意大利达·芬奇研究学者吉罗拉莫·卡尔维注意到,顺便启蒙了一下现代汽车的发明思路,1936年,卡尔维给这个发明取了一个名字 :达芬奇的菲亚特。前几年,佛罗伦萨历史与科学博物馆照着手稿还原了它,结果发现车子果然能按达·芬奇预想的那样工作。
可达·芬奇一生耀眼的成就太多了,发明汽车这事儿一直被掩盖在《蒙娜丽莎》们的光环下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想想也是,对于一个在15世纪就设想用玻璃制造心脏和眼球来代替病变器官的达·芬奇,发明个汽车又算什么大不了的呢?
离开克洛·吕塞城堡的第三天,我在巴黎车展现场,从一辆车看向另一辆车,从一个展台穿梭至另一个展台,不论是传统、新能源还是未来概念,虽不乏亮眼的设计和技术,但确无真正震撼人心的跨越,不由又想到达·芬奇,什么时候地球上能有幸再降生一个达·芬奇?或者真像他的得意门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说的那样:“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