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陆则非

.

壮哉,我的绿城少年


    如何来认知企业的定义,我想首先应该从社会信托制度谈起。自从19世纪末欧美国家相继出台了反托拉斯法案,“信托”便成为了社会的基本机制和运行方式(其中比较著名的即1890年美国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信托制度改良了资本主义,原本向着托拉斯发展的垄断局面被打破,通过全民持有股票、个人消费信贷、职业经理人制等机制建设,形成了社会财富的共享体系,所以美国人可以没有存款,拥有的各类机构的股票和证券就相当于存款。

    但是在目前的中国,我们缺失社会信托制度,我们现行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不闭环,过于单向集中,缺少反馈机制。比...

Read more

睾丸、血鼻子和杜冷丁,写在房地二次调控政策出台之际


记得李傲先生有一段对台湾的评价,个人觉得非常深刻。他说,台湾犹如中国的睾丸,睾丸被人捏着,纵然是个巨人也使不出力气。李傲先生说对了一半,个人觉得这个巨人还有一个被牵着的血鼻子,鼻子在哪看看地图就知,绳子是小日本及第一岛链。虽然这个捏着我们睾丸和牵着我们鼻子的人目前自己也比较虚弱,但我们的处境更堪。

一个被捏着睾丸和牵着血鼻子的人,如果清醒着,必然很痛苦。即便有引刀自宫和掩面割鼻的勇气,又能如何。自残以对敌,何其能胜?保持现状,起码也牵制了对方的双手。对于这样一个人,治疗手段怕只能是打一针杜冷丁,这支杜冷丁的针筒就是房地产。

用货币战争来形容,或许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在这方面,我们没有...

Read more

房地产,你还是CBD的主角吗?


 

    从事房地产那么多年,一直在黄龙区域办公,工作闲暇时,喜欢在周边走上一圈,看着这个非常具有杭州特色的CBD,常有一些感怀。这里可以说是杭州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地和聚居地。房地产,一度是CBD的主角,在那些最显著最昂贵的位置上,曾经都是房产项目的展示中心。李格非在《书洛阳名园记后》中写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我们不说天下,这CBD里的细微变迁,正反映了这个城市与这个时代的前行方向。

    记得大约六、七年前,杭大路上嘉华国际写字楼刚刚落成,玻璃幕墙闪闪发亮,底层的沿街商铺有六个店家也同期开业。其中两家是...

Read more

这个城市的欲望和尺度


这个城市的欲望和尺度

 

缘起,一些往事

听父辈们讲,30年前,他们的工资每月只有30块钱,要供孩子们上学,供爷爷奶奶养老,供一家人吃喝拉撒,还要存上一点。虽然这30块钱只能过上清贫的生活,但那时候大家都过的很安然。

改革开放过去了30年,看到周边不少人的年收入都超过30万。我虽然没有经历月入30块的峥嵘岁月,也还没能成为年入30万的成功人士,但我们这些人,却恰恰经历了从30块到30万,这期间,于人民币膨胀了多少,于城市膨胀了多少,于人心膨胀了多少?

小时候,我生活在杭州的郊县。一件很兴奋的事,就是能来杭州,那时坐船,大约两个小时,到武林广场(那时还通称武林...

Read more

杭州的国语区——大运河冬日掠影


试验一下博客的图片功能,发一些最近拍摄的运河片影。

 

最喜欢这张照片,个人觉得很有意境。

遥望拱宸桥,一片秋色。

久违的河埠头、美人靠。

运河上的桥,真是越来越美丽了。

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拍到一组有意思的建筑

依稀能看到历史的天空

万能头的虚化功能,只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了。想买一个标头。

亮灯工程的效果,还蛮不错的

有时候觉得运河的夜晚比白天更美

元宵节的大红灯笼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Read more

现在,楼市是否可以看多?


现在,楼市是否可以看多?

——楼市价值投资的时间窗口是否已经打开 之二

 
  这几天似乎有种“冰火两重天”的味道,一边是促销触目惊心,没几天前有主城行政区划内的楼盘打出2280起价的广告语,而种种降价报料的消息又充斥着各大网络、论坛间。另一方面,周末竟然有报道说“漏夜排队买房又回来了”……呵呵,真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市场有时候就像“王朔”这样,是痞子,不能用简单的“好”或者简单的“坏”,简单的“真”或者简单的“假”来简单评判,市场就是在冲突、难受、别扭甚至执拗中前行的。
  不管接下去会如何走,近期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市场“回来了”,参与者多了,关注者...

Read more

是茅老糊涂,还是谁弄不灵清?


 

今天在新浪网又看到茅 于轼老先生的一则消息,“‘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接受采访时抛出的这一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各方热议。

在我的印象中,这已不是茅老第一次抛出这样的疯癫言论,茅老好像最近挺频繁的说“胡话”,记得不久前还放言“耕地红线和粮食问题”,好像是说中国不用保护基本农田,粮食产量过剩。

在我这个普通人看来,一个人年纪大了,难免说些糊涂的话,很正常。但是像茅老人家那样旁征博引,孜孜不倦,一而再再而三的连续说“胡话”,见的不多。在我这个普通人看来,一个有身份,有地位,被打上中国著名XXX...

Read more

谢国忠:要改革,流动性不是出路(转贴)


 

 

要改革,流动性不是出路
寄望于流动性政策,只会延误对经济危机的应对,延长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正陷入深渊。在这场危机中,人们对增加流动性寄予厚望。过去两个月,中国大幅提高了信贷规模。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股市跑赢其他市场约40%。这些都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全球市场屡次因中国动向而起伏。投资者清楚,下一次经济上升,尽管尚不知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但必将与中国密切相关。由于美国仍需数年解决“双赤字”难题,欧洲和日本仍受困于老龄化问题,中国似乎是推动经济好转的惟一希望。
  然而,对流动性的信心与依赖,似乎有点表错了情。在格林斯潘时代,流动性被...

Read more

9%,难道是一个国家的精度?


 

周末,看了一下温总理在11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了一系列的数据,看过之后,毫无疑问的表明“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完全不是一个强国”,我们距离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组数据是“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这其中的30万亿,9%,我不知道是确数,还是约数,是四舍五入的结果,还是取整的结果。这么大一个国家,08年辛苦干了一年,GDP超过30万亿,万亿后面的千亿、百亿、十亿、亿……,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不知道去了那里。只需要关心“万亿”,“千亿”就不需要向人大提交审核?中国真的是地大物博,少了几千亿的GDP,没有人在意,没有人统计,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