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一下温总理在11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了一系列的数据,看过之后,毫无疑问的表明“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完全不是一个强国”,我们距离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组数据是“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这其中的30万亿,9%,我不知道是确数,还是约数,是四舍五入的结果,还是取整的结果。这么大一个国家,08年辛苦干了一年,GDP超过30万亿,万亿后面的千亿、百亿、十亿、亿……,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不知道去了那里。只需要关心“万亿”,“千亿”就不需要向人大提交审核?中国真的是地大物博,少了几千亿的GDP,没有人在意,没有人统计,还是不需要向人民公开呢。那某官贪污一两亿,完全可能因统计的精度而被忽略掉。
第二组数据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 不知道农村人均收入是不是刚好增长8%,如果是正好,那么也应该写作8.0%,8与8.0数值大小是一样的,但是精度不一样。在政府报告中,“8.4%和8%”同时出现,说明我们对统计数据其实很随意。另外一方面,是不是对城乡的区别对待呢?
第三组数据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和5.95%”这里的数据,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两位,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08年回顾中,最精确的一组百分比数字了。这些数据为什么精度高?好像这是关系到国际环保的,是要给全世界看得。而对国内指标,对于我们自己的任何经济指标竟然没有一个百分比指标是精确到小数点之后两位的。
9%,完全不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精度,如此低精度的数据,开再多的会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的数据能把卫星放上天?还是真在“放卫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