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国家的正式税率不高,但老百姓为税负而痛苦。
比如明代,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的自序中就说道:“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税重民穷,是明代人的普遍感受。税重导致民穷,当时的人为税负感觉痛苦,这是研究者根据史料得到的普遍印象。
但是,明代的税率却并不算高,按照黄仁宇的概括:“16世纪末,全国田赋额最重的为南直隶苏州府,约占农村收入的20%。此外各府县一般都在10%以下,其中又有轻重的不同,山东曹县全县的赋役约占农村收入的9%,去苏州不远的溧阳县,情形就更为奇...
作者文章归档:洪振快

历史学者,专栏作家,目前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上海证券报》等报设有专栏。出版的著作有《讲武论剑》、《红楼梦古画录》、《亚财政》等,其中2008年出版的《亚财政》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研究经济史,特别关注财政、税收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关系。
评论
16 views
温州民间金融60年:呼唤金融制度深层变革
评论
编辑推荐
14 views
在地理版图上偏处中国东南一隅的温州,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从来没像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重要。改革开放的亮点之一,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而温州则是民营经济的代表。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由于现行金融体制对民营经济缺少支持,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只能依赖于温州活跃的民间金融。
在这一点上,了解温州民间金融的历史,将有助于理解目前温州许多私企老板“跑路”逃债的现象。
■ “抬会”曾致区域性金融危机
通常具有互助性质的“会”,利率不高,而抬会则以高利率为诱饵,变成了具有金融诈骗性质的活动。
...
“高考状元”为何难成顶尖人才
评论
11 views
高考状元 社会公平
为减少炒作“状元”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不过,遵守这一要求,“冷冻”、“雪藏”状元信息的省份今年还不多,仅有山东、辽宁、广东等数省。
所谓“高考状元”,指的是各省高考成绩第一名者。其实,这样的指代并不恰当,因为如果套用古代科举的说法,各省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而状元乃是全国进士科统考的第一名。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进士科考试始于唐代武德五...
善政 不能靠当政者的善意
评论
6 views
公元1644年,岁在甲申。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崇祯煤山自缢,大明王朝灭亡。大约一百天后的七月初八日,入关的满清政权发布诏令,指责明王朝行“弊政”、“疵政”,加派“三饷”害民:“前朝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后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此外,官方“召买粮料”只给百姓市场价格的五分之一,交纳衙门之时“又有奸人包揽,猾胥抑勒,是三饷以外重增一倍,催科巧取殃民,尤为疵政&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