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锡良

现供职于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长期教授公共《教育学》、《儿童文学》、《逻辑学》、《教育哲学》及“教育改革专题”和“传统文与教育专题”课。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能够打通思想理论与教育现实之间的通道,从细小入微处见大精神,有着细致入微的文化、教育与社会的洞察力。

中国底层的人经常互相伤害着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社会底层的人,也会经常互相伤害着。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是遇到比他们更凶的兽时便现羊样,遇到比他们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因此,在鲁迅的笔下,就有许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互相蔑视着,互相伤害着,比如用烈士夏瑜的鲜血醮了馒头给儿子治病的华老栓,嫌吴妈的脚太大了,又以捏小尼姑的脸欺负弱者为乐,还质问说和尚动得我怎么就动不得的阿Q。还有那些嘲笑与欺负多次守寡的祥林嫂的那些底层人们。这些人,后来都被革命的词汇称为“人民群众”或者“革命群众”而富有了神圣性,其实多数的时候,他们只是用暴力欺负自己同类的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Read more

占地建宗祠是儒文化另一种掠夺行为


  儒家文化是一种掠夺文化,其掠夺方式最主要的是通过“仁义”道德的说教,然后获得功名利禄,扞卫君主的绝对权威,再从君主那里获得垄断权利之下的利益。所谓科举获得的功名,其作用无非就是这样一种掠夺行为。

  但是,儒家文化的掠夺行为远不止这一种手段。最近看到当地有不少村民举报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新寮村,2006年以来,该村原党支部书记张瑞发以修建工厂为名,非法占用基本农田100多亩,用来修建家族宗祠和私人住宅。虽然多次举报,但是都无济于事。

  我记得去年,参加过一个全国性的儒家文化研讨会,有一个汕头籍的儒家学者对自己家乡兴建宗祠的兴趣颇为浓厚,到自己家乡照...

Read more

体验式产品


  作为一个教育学者,我以前只知道体验式学习、体验式教育,而没有听说过过体验式产品。所谓体验式学习即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杜威与陶行知所提及的“从做中学”,其实就是最好的体验式学习。只不过,“从做中学”是体验学习的方式之一,体验式学习的范围远不止于“从做中学”。

  体验式产品的产生,是商业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产品个性化发展的自然要求。人类生产的产品经历过这样几个阶段,第一是物物交换阶段,双方为了满足各自的生理需求,拿出自己的产品进行...

Read more

在中国想过平淡的日子也不容易


  你来信说大学毕业之后只想过平淡的日子,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些就够了,不想有什么社会责任担当,也不想改造社会,这些事情不是我这样的人能够奢望的。但是,我悲观地告诉你,在中国,要实现这些愿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所说的“平淡的日子、温馨的家庭与体面的工作”,在中国已经足够奢望了。倒是社会责任担当不是什么奢望的事情。这些只不过是你作为中国农村出来的孩子的自然感受而已。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同样作为农村的孩子的我,对此是最有切身体会的。我为现在的生活奋斗了四十年,也还没有达到你所提出的那样的标准。

  有谁一生出来,就想到要社会责任担当,想改造...

Read more

中国改革开放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


  中国的问题,答案其实都可以在日本明治维新中找到。对比中国历次的社会变革,其实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对待变革的方式与态度与日本人对待变革的方式与态度是有巨大差别的。

  中国的鸦片战争之后展开了洋务运动,长达六十年,这个社会变革是基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认识展开的,而且一直遭受到保守派的顽固抵制。直到中日甲午海战,以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作为标志,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为止,洋务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著有《劝学篇》,宣布中国的发展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且得到体制内精英主流的认同,得到朝廷的充分肯定。这些事情的发生,几乎与日本的明治维...

Read more

新教育从理想到现实


  尊敬的朱永新先生、尊敬的新教育各位同仁:

  下午好!

  临时受朱永新先生委托,要我在大会上讲几句,此时此刻,我深感惶恐。我想每个时代都有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先驱先贤,为中国的教育呕心沥血。比如,上个世纪这样的教育先贤代表之一主要是陶行知先生,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今天,在21世纪,中国重要的教育先贤代表之一无疑是朱永新先生及其带领下的新教育的团队们。

  这次是我应邀第一次参加新教育年会,这几天我与大家一样,都沉浸在新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中,我的感受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新教育走过了她艰难曲折的十年,回想起来非常感慨。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六年前我与许多国内教...

Read more

我对新教育的一些建言


  2012年7月16日,山东淄博临淄新教育年会结束,我与储昌楼先生一起乘车去济南乘飞机,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一起聊新教育的发展问题,一路很开心。以下是我的一些零碎的观点,仅供新教育同仁参考。

  1、必须弄清新教育是相对什么教育而言的?新教育的根要续接在哪种文化上?这个问题由华严集团董事长徐锋先生在这次大会上的发言时提到了。但是,他给出的答案我以为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如果新教育的根回到中国儒家道统文化,那么很可能会存在一个陷阱,那就是自我矛盾,造成社会的很大误解。

  2、中国儒家道统文化再好也只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作为修身养性与个人私德的要求有它的可取之处的,这点...

Read more

人在路途的感觉


   这次“五一劳动节”,是真正的劳动节,整个假期都被学院派在粤西山区的一个国家级穷困县上课。同去上外语课的小谢老师是这次上课的教师中最年轻的,却也有近十年的教龄。我们虽然同一个学院快十年时间了,但是,这次,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要是不出来,我们可能仍然不会认识,直到退休了,我们还不认识。大学里就是这样,大家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是难得碰到一起的,我在这间学院工作已经十五年了,但是显然,外面认识我的人多,里面认识我的人极少。即使是在一个小学院里,人与人也多不相往来。由此可见,人与人是否有缘相识,并不完全是时间空间上的,而是有没有一种机缘。

 
  ...

Read more

中国的富人与西方的富人有什么不同?


  一个社会究竟怎样,常常看这个社会的文化与体制怎样选拔出自己的精英人才。富人,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精英分子。因为,财富是一个社会对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的奖赏。只有社会肯定了他的作为,他的努力才能够得到回报。因此,分析不同社会的富人,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基本形态。

  那么,中国的富人与西方的富人有什么不同呢?笼统而抽象地说不会具有说服力。还是拿几个例子来说吧。

  美国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1955年10月28日-),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与保罗&mid...

Read more

说说中国人的正统思想


  中国文化骨子里都有大一统与正统的观念,受这种传统影响的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其实都有一种正统的思想。比如发表文章先看刊物级别与身份。英雄还要问出身。靠打草席为生的刘备,出身贫寒,一定要牵扯上皇室,才名正言顺。萝卜虽然甘甜美味,但是,还要种对地方。曾经朋友作为体制外的思想精英,明明知道体制内的职称评定是怎么回事,但是每次见面还是要问你最近是否当上教授或者职务上有没有升迁。昔日梁山泊造反,实在是逼上梁山,杀人放火的目的,还是为自己捞些资本,以便将来受招安。被边缘化常常是现实的无奈,而不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即使被迫隐居于终南山,也还是为了走一种捷径。这就是终南捷径。据说唐代的卢藏用曾经隐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