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是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种种迹象表明,滞胀已经离我们不远。目前国内对此讨论不是特别多,本文属于笔者随意有感而发,如有疑问各位可在评论中沟通。
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滞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政策的,市场的等等。相比单纯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引发的通货紧缩,滞胀对经济和信心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也远大于后两者。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
作者文章归档:汪洋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塑化剂”
上一篇文章发出以后,各位网友对塑化剂(增塑剂)的关注程度很高,毕竟这是关系到自身的重要事情。欢迎大家共同探讨,还一个健康的生活。
在这里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增塑剂的泄露和摄入其实几十年来一直都有发生。国内的湖泊,河流,增塑剂检出含量不低,来源有多种,工业渠道占据大部分。
上文中已经说过了,增塑剂的用途是软化PVC塑料,起到助剂的作用。PVC是我们经常都会接触的产品,广泛与大气,水等接触。一部分甚至以废料,垃圾的形式进行排放。在不稳定的情况下,这些增塑剂会释放到大环境中沉淀下来,并且进入生物链。增塑剂的总使用量大约在200-300万吨/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举例如...
还塑化剂一个清白
近期台湾食品被查出有毒塑化剂事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大陆地区也人人自危,唯恐每天都在进食毒品。此前有新闻报道称,有妇女认为孩子偏女性化是受到塑化剂影响,忧心忡忡。笔者完全理解,也深表遗憾。那么,塑化剂是否真的像媒体那样说的,有那么厉害的本事?
从近期一系列事件的反映可知,一旦沾染到食品范畴,从民间到机构,无不表现出义愤填膺之意。大家被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整怕了。当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毒药”,无时无刻不在进食毒药的时候,怎能叫人不怕?因此,媒体及民间对塑化剂的反映如此激烈,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塑化剂根本没有那么可怕,媒体所报道的,笔者...
汪洋:你相信拉登之死吗?
诸多疑点,不得不佩服老美的精明!
这个时候出来拉登死讯,大选之前,中东乱局之时。恰好又是巴基斯坦!每一步都走的十分精明,并且周到。
疑点一:媒体公布出来拉登照片,与10年前几乎一摸一样!试问,伊拉克战争时期活捉萨达姆,变化何其大!何况10年后的一个老头!发型,胡须,全都没有变化,可能吗?
疑点二:十年时间,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亨住在一个显眼的大宅子里,没人会知道?线人以前不举报,现在来举报?难道是串通好了时间?
&nb...
汪洋:利比亚必将开战,原油上涨只是开始
文/ 汪洋 MSN/EMAIL: [email protected]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近期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2011年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以来,战机连续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而回头来看日本核危机事件。由于通电及注水处理,核扩散阴影已经有所平息。尽管事件平息得有点快,甚至有点突如其来,但平息了也就不用再去过多考虑核问题的风险。
当然,形势改变了,判断依据也会发生改变,结果也不一...
汪洋:逃离“北上广“将加速成为现实
文/汪洋 媒体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去年笔者曾经就房价飙涨将导致人们大批逃离“北上广”写过一篇文章,短短一天时间浏览量就超过2万人次。如今,逃离“北上广”将加速成事实。不过,并不是因为房价,而是因为限购令。
以下是相关报道:“北京楼市调控新政16日正式出台。新政强化了限购、保障房建设...
期货:关注节前L1105卖出套保机会
文/汪洋(本文已发表于纸媒)媒体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年后第一个交易日,连塑主力合约上涨225元/吨,整体涨幅1.81%表现出强劲拉升势头。相对正常升水区间来看,L1105相比上海地区现货价格升水1400元/吨已经明显偏高,但在资金供给重归充裕及国际原油站上90美金等多重动力推动下,最终仍然大幅上涨。
笔者的观点是,鉴于过高升水及期现价格走势强弱存在差异,春节前L1105合约存在卖出套保机会,过高升水最终将回归正常区间。预计获利范围可达到500-800元/吨。理由如下:
&n...
图解:调整有望结束,大盘将选择最终方向
汪洋:图解股指期货未来走势
汪洋:图解大盘底部支撑与上方阻挡
直接上图,不多说。不会看不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