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汪洋 MSN/EMAIL: [email protected]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近期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2011年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以来,战机连续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而回头来看日本核危机事件。由于通电及注水处理,核扩散阴影已经有所平息。尽管事件平息得有点快,甚至有点突如其来,但平息了也就不用再去过多考虑核问题的风险。
当然,形势改变了,判断依据也会发生改变,结果也不一样。目前看来,全球热点再一次转移,从亚洲转移到非洲地区。近期发生的事件,不得不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进行分析。本质上,利比亚发生的空袭事件是美英法等老牌西方国家的又一次入侵,其本质是为了利比亚当地的石油。如果没有石油,精明的西方国家断然不会派那么贵的战机前去轰炸,并且不会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法国之前在利比亚有数量惊人的投资,照例说,他最不应该打。但这次法国叫的最凶,也最积极。为何呢?由于前期反对派进攻过于猛烈,使得法国作为前期的宗主国出现了误判,误认为卡扎菲会很快倒台。因此法国迅速承认了反对派而直接拒绝承认当前政府,这也导致法国与利比亚的直接断交。可法国没有想到,卡扎菲硬是挺过来了,而且还开始反攻,把反对派打到了老巢,差点就荡平了班加西。于是法国很清楚自己犯了错误。为了挽回在利比亚数十亿美金的投资,法国必须铤而走险。因此,笔者判断美英法此次行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既然卡扎菲已经翻脸,美英法为了收回自己的投资,将损失限制在最小,必须亲自出手。这就是当前空袭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这一行动升级至战争的概率相当大。按照利比亚反对派当前的势力,是扶不起的阿斗。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要靠西方国家亲自上阵。也就是说,类似于伊拉克战争,这场战役还远远没有结束。从这个角度讲,原油的上涨只是开始。
当然,我国目前正处于严厉控制通胀阶段,GDP增速目标也有所下调,导致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这是对商品价格最不利的消息。但是,短期看来,原油是支撑化工品的最大动力。其他大宗商品如螺纹钢,农产品,很多都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资金也有做多原油的动力。因此,油价的上涨,必然随着利比亚战争升级而越来越明显。
高盛近期发布报告称,原油价格还将有上涨空间。作为拥有战略利益的高盛集团,发布看涨原油报告其背后也是别有用心。在资金与政治局势的推动下,原油的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大宗化工品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本该下跌的价格,受原油支撑后继续保持僵局,没有变动。其实不少化工品都是这样的表现,基本都一样。而原油每往前走一步,化工品获得的支撑都越来越强。实际上,上涨也是可以的,但这样的上涨,缺乏下游支持与配合,必然表现为缩量上涨。这样的上涨,缺乏基础。但2011年市场就这样,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