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俞越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和著名证券期货专家。现任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期货业协会研究发展委员会委员,上海期货交易所产品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

城镇化主导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通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将成为2013年乃至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抓手。

  ——胡俞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超高速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10%。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拐点,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贸红利、环境红利等均已走到尽头。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Read more

四举措助经济最终实现“软着陆”


  进入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发达国家方面,欧元区短期内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美国在经历次贷危机的冲击之后,失业率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在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等国经济虽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受到通货膨胀的持续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一方面,根据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温和放缓的趋势,多项指标仍趋于乐观。另一方面,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中国传统的三大贸易伙伴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明显受阻。国内众多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

Read more

港交所期货创新启示


  2008年9月15日,百年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CDS——信贷违约掉期这个不为众人所知的衍生品名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金融创新开始成为制造风险的代名词。2011年10月31日,曾为全球最大期货交易商的曼氏金融申请破产保护,全球各大股市当天应声下跌。

  当前,全球经济仍未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各国政府和交易所开始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寻找一个可以承受的平衡点。

  而就在全球各大交易所纷纷加强金融衍生品风险控制的时候,香港交易所“逆势而行”,在2012年实现了三大期货方面的创新:与“金砖国家”合作...

Read more

IPO是传统期货公司的发展良途


  2012年注定将成为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期货市场的创新明显提速。此外,在分类评级体系的带动下,期货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得到了提高,公司间兼并重组方兴未艾,公开发行上市成为一些期货公司下一步的重要发展目标。

  IPO是期货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传统类型期货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股东背景不同,期货公司的经营状况各异

  根据股东背景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期货公司分为券商控股期货公司、央企控股期货公司以及传统期货公司三大类。也正是因为股东背景的不同,这三类期货公司在经营风格和业务优势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券商控股期货公...

Read more

减税成提振股市信心的重要选择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恶化及美国经济至今未见到复苏,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面临着整体结构不可持续、收入分配不合理、地区差异逐渐拉大、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等问题,经济增速逐步放缓。

  经济危机之下股市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表现也不理想。进入今年以来,股市并没有出现见底的迹象,而是继续一路下跌。年初指数达到年内最高点2478.38点,回到十年前的水平时,股民们还在哀叹“十年零增长”,但现在指数近逼2000点,已经是&ldquo...

Read more

企业危机管理之道


  今年春夏之际,突如其来的非典肺炎危机对政府、对企业、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而在此次非典的侵袭之下,我们的企业往往过多地依靠政府来解决危机,而自身却毫无章法,使得正常的经营秩序遭到破坏。在SARS的阴霾慢慢散去之后,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身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企业同样也需要建立危机事件的应对机制。一套完善的

  危机处理机制,在危机发生后,可以迅速启动,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把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具有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的企业或是平时训练有素,危机意识强;或是早已对一些危机进行了资源上的准备;或是有着传统的企业文化和精神,面对危机时沉着、冷静…&h...

Read more

港交所收购伦敦金交所预示了什么


  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之后,如何提高效率和发挥“中国因素”已成港交所短期内的工作重点。港交所对LME的改造,将从交割规则的调整以及开拓中国内地市场开始,尤其是深化与沪深证交所和四家期货交易所,特别是位于上海的上期所和中金所之间的协同合作。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近日宣布,与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以13.88亿英镑(折合166.73亿港元)的价格正式达成收购要约。消息一出,市场和行业评价不一:质疑者认为,出价过高以及LME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将影响到收购之后港交所的整体赢利能力。支持者则认为,这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大...

Read more

恨透中国股市 呼吁强力措施稳定股市


  【《财经》综合报道】据人民网(微博)称,对于未来A股市场的发展方向,北京工商大学(微博)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微博)言辞比较激烈。“我恨透中国股市了!”

  之所以如此说,胡俞越表示,过去的十年,全球经济中国增长最快,但中国的股市,十年来到今天最低点只涨了62点,节节败退的现象让人费解,值得深思。胡俞越认为,虽然外围市场有诸多利空因素影响,但是A股市场上无论是从上市公司资产,还是股票的市盈率估值已达到合理低点来看,都还是不错的,A股市场早就应该有个像样的反转了。

  胡俞越疾呼:“股市已经不简单是一个市场市,也不简单是一个政策市了,...

Read more

外企来华上市让谁受益?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内股票市场具有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提升国际地位的客观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则契合了这一时代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化加大了经济平稳运行的风险。因此,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战略转型需要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保驾护航。一方面,只有建立起和国际接轨、内外联动的...

Read more

股指期货助推基金业发展


  随着股指期货上市日的临近,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将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中流砥柱,基金业也将迎来大发展。

  股指期货推出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随着单边市的终结,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得以在涨跌过程中都有机会获利,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同时,股指期货的杠杆机制为基金提供了低成本的保值策略,基金业趋势操作的局面将得到改善,市场信心也将得以稳定。套利型基金可利用期现两个市场之间的偏离进行套利交易,实现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从而减弱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基金可以利用股指期货构建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投资产品,各类专业型基金将应运而生。具体而言,公募基金可以采用A...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