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竞争曾经被视为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力量,但福兮祸所依,这一独特机制很可能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来源。在财务与法理层面都没有建立起可信约束的地方政府将社会经济推至承受力边界,风险不断累积。能否约束地方政府难以餍足的权力追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威力
中国经济奇迹的实质是对全球领先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追赶。由中外技术水平落差来定义的后发优势极其巨大,被改革与开发进程所解放,创造了这一奇迹。198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例从50年代初的4.7%降低至1980年的2.5%;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例快...
作者文章归档:刘海影
人民币暴跌为哪般?
全新的人民币波动模式并非孤立出现,而是整个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组成环节。中国相关机构应考虑适时放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追求人民币币值动态稳定而不是单边升值。这对于维护中国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282,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回落超过200个基点。已经习惯于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媒体对此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以至于在新闻标题中用上耸人听闻的“暴跌”二字。
在当天举行的央行记者会上,副行长易纲对此表示,中国近年来在减顺差、促平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今年1月和2月加起来,...
新股发行改革三个核心
新年伊始,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发表讲话,集中阐述了面对非理性的新股热与“三高”现象,证监会下一步的政策取向与思路,内容不乏新意,值得期待。
众所周知,沪深A股市场至今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最不合理的现象集中在三个方面:发行机制不合理,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内幕交易屡禁不绝。这些制度设计缺陷在过去20年间造成无数股民的财富损失,更严重的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日益迫切,这些制度缺陷能否得到纠正将不再仅仅关涉股民财富,还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能否担任资源配置核心重任,并进而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发...
A股今年表现很有可能超出预期
2011年的A股愁云惨淡,在中国经济增速全球第一的背景中,尤显突兀。临近岁尾,遭受重创的各路机构纷纷对来年A股表达悲观预期。然而,正如再三重复的历史所表明的,股市倾向于突破一致性预期。基于下文将阐述的理由,2012年A股很可能取得超预期表现。
2011年年末,券商们对A股运行区间的平均值大约在2900~3500点区间。事后来看,这一预测过分乐观。除了一季度有微弱上升之外,其他三个季度A股一路下跌,接近年尾最低跌至2134点。除了股市不景气之外,债市、房地产表现都很疲弱。毫无疑问,2011年对投资者而言是艰难的一年。正因为如此,在预测2012年股市表现时,机构谨慎了许多。例如...
挑战奥巴马:经济决定胜负
形势逐渐明朗,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将在两位帅哥之间进行:民主党现任总统奥巴马对阵共和党人米特.罗姆尼。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美国债务评级被历史性调降、地缘政治热点不断的环境中,两位总统候选人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治国理念,美国人民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不仅影响美国,而且影响世界。
说起来令人喟叹,3年前到奥巴马高举“变革”大旗一举结束共和党八年统治之时,有多少人曾经期待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短短三年时间之后,奥巴马身上的光辉已经所剩不多。上任之后的一年半左右时间被称为新总统的蜜月期,一般情况下,这个时期新总统拥有最多的政治资源,可用以完成自己的政治宏图。奥巴马总统...
作为周期现象的通货膨胀
在一个建立了现代央行制度、财政赤字不能由央行印刷货币来支付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周期现象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伤害,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次,恶性通胀之后紧跟着战争、革命、混乱。面对通胀,民众的心理感受,用凯恩斯的名言来表述是:“通过一种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能够秘密地和不被察觉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量财富。”这种财富剥夺尤其对于底层民众来说不可接受。
什么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呢?流行的意见包括“货币说”、“需求说”以及“成本说”,其中,尤其以货币主义...
奥巴马不应施压人民币升值
据最新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算在周六于夏威夷召开的会议上敦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而在上周召开的G20戛纳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呼吁全球领导人不要再敦促新兴市场升值货币,因为那样不会带来平衡的增长,只会令全球经济陷入“平衡的衰退”,使可持续增长成为不可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则更明确表示,人民币已升值到了合理水平。冲突不可避免。
毫无疑问,一个健康的全球贸易秩序令全球各个利益相关体都受益,而竞争性货币贬值可能伤害国际贸易秩序。中国积累了全球最大贸易顺差,自然地,部分欧美政府与非政府机构怀疑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对全球经济失衡负有重大责任...
放松货币政策不会重燃通胀
核心提示:政策的当务之急,是降低存准率,提高政策利率,以求增加资金供应缓解民营中小型企业信贷不足的燃眉之急。
自从温总理“预调微调”表态之后,金融与货币形势出现了小幅宽松的迹象。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金融抑制与投资泡沫并存的矛盾状况,急需收紧财政政策以控制投资泡沫、放松货币政策以减轻金融抑制。从货币政策角度考虑,人们对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担心,主要来自对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误判。
最新数据表明通货膨胀正在快速回落中,但相关部门对其仍有过分担忧。弗里德曼所谓的“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只适合于政府...
不可忽视投资泡沫杀伤力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巨大的投资泡沫。
据估算,目前在建投资项目的计划总投资高达50多万亿元,2011年前三个季度投资总额高达21万亿元,投资额占GDP比例也已经升至66%的高位。其中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大型国企推动的各类基建项目及固定投资项目。
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中,极大比例的金融信贷资源被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从金融机构角度看,这既有政治上的正确性,又具有规模大、风险低的经济合理性。当政府收紧货币政策、却继续维持低于市场影子价格的低利率时,金融抑制越发严厉。信贷资源被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挤占。近期,温州地区、珠江三角洲区等地出现的民企经营困难,部分...
中国应抓住汇改良机
在上周举行的G20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全球领导人不要再敦促新兴市场升值货币,他使用了迄今为止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最强硬的措辞。这一表态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充分的政策合理性。
迄今为止,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主要来自国际,但在中国国内也不乏呼应者。这些呼声背后依据的理由,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但综合考虑之下,目前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需要降低而不是加快。
来自国外的升值呼声,主要是出于对全球经济平衡的考量。这种意见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典型体现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输出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巨大规模的贸易失衡导致巨大规模的资本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