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海影

加拿大某对冲基金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瑞富投资公司CEO。管理对冲基金,无异于阅读市场天书,与上帝玩骰子。“每有所思,必有所得”。

“拐点论”破产的背后原因


  3月经济数据出台之后,中国经济拐点论迅速蔓延,不过周末的政治局以更快的速度宣告了它的破产。

  按照会后的公告,中国最高当局再次肯定“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并且把下行压力更多地归因于结构性、体制性因素。这一诊断,大致决定了之前脉冲式的刺激政策将会终结。无论如何,这可以称为戏剧性的转折,问题在于,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的原因何在?

  单看3月份数据,的确亮眼: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上升8.5%,出口上升14.2%,消费上升8.7%,均远超预期。但由此激起的“拐点论”乐观情绪是肤浅的。

  事实上,一些短暂(所谓短暂就是不可延续的意思)因...

Read more

中国经济周期之辩:数据向左、趋势向右


  从去年4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数据在混乱中也展现出企稳痕迹,以至于两会上政府高官开始谈论L型是否从竖过渡到横。这一乐观解读也得到很多市场派经济学家的认可。毕竟,PPI已经创出7.8%高位,比肩2007年中国经济烈火烹油时候盛况。

  不过,这一解读可能是过分乐观了,在中国经济混乱的数据表现背后,动力与逻辑却十分清晰。从本轮库存周期与历史周期的对比分析出发,我们发现,中国经济以控产量为主要动力的数据改善很快将会走过转折点。最快从2017年2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将复归下降轨道。

  目前经济数据中,一个令人迷惑的矛盾是超高的PPI(生产物价指数)与超低的CPI(消费物价指数)之间的对比。一...

Read more

2017年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我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有望迎来经济小阳春。但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加入这一队列?

  即将到来的2017年,好坏消息参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有望迎来一个经济小阳春,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加入这一队列?很不幸,我们的水晶球看到了相反的痕迹。前些年中国进行了过多的错误投资,这些规模巨大的投资有助于维护当年经济增速,却导致投资回报率的持续降低,种下了今日内需缺乏的根源。基于此,我们的量化预测模型提出了2017年十大预测如下。

  中国经济反弹?

  不会。201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现的数据好转,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房地产热潮与补库存运动。长达52月的负PPI压...

Read more

中国潜在增速的未来趋势:L还是乁?


  中国最新经济增速已经降低到6.7%左右,大幅低于5年前大家习惯的10%以上的增速。这一速度是否过低?换言之,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高于还是低于潜在经济增速?对大部分研究者(以及更高比例的政策制定者)而言,答案是明确的,从PPI连续50个月为负、过剩产能严重等现象出发,他们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速。我认为事实真相正好相反,目前的经济增速被人为维持在高于可持续的潜在增速之上,未来将会进一步降低。

  2012年,我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十年》中指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将会降低到5.5%左右。4年过去,中国经济增速从2011年的9.5%降低到现在的6.7%。更加严重的是,导致...

Read more

人民币贬值的国际背景与政策选择


2015811日中国央行突然实施汇改,震惊世界,从此之后,全球投资者担心的不确定性中增加了最大的一个。对此有各种猜测之言,很多人怪罪央行误判了形势,或者至少是误判了时机,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实施汇改,本不会带给资本市场如此大的动荡。我们的观点相反,从资本跨境流动的角度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央行811汇改更多地是防守性质。伴随着这一变动,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另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完全陌生的时代正式登台。

一个问题是,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因素早已存在,为什么恰好是在2015年,这一问题才开始严峻起来呢?对此问题最好的答案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EM)国家与以美国为核心的发达(DM)国家,在信用...

Read more

大历史中的中国经济奇迹


距今700多年前,蒙古大军在崖山海战中全歼宋朝的残余军队。宰相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殉国,其余军民也纷纷自杀,海上浮尸十余万。被囚的宋大臣文天祥目睹战败,写下“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的沉痛诗句。

 

此前50年,军事天才成吉思汗自大漠崛起,打造出一只天下无敌的军事力量。半个世纪之内,蒙古铁骑横征欧亚大陆。蒙古人的盖世武功凸显出农业文明的军事劣势,被草原骑兵征服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比他们的对手更发达的文明,南宋是其中最突出者。“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临安王朝经过半个世纪顽强而屡遭挫败的抵抗之后,仍旧难逃崖山覆亡命运,这...

Read more

应对影子银行金融风险须搭配金融改革措施


  据国内财经媒体消息,银监会将禁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收购信托公司不良资产为名变相为企业融资;另有路透社消息称,中国央行也计划从明年起强化对票据贴现等业务的管理,堵住银行违规销减信贷规模的渠道。

  这两则看似微妙、技术性很强的消息,透露出的讯息却不容低估。从专业角度评判,这意味着监管层对于隐现的全局性金融风险,已经提高了警戒级别。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有言:“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显示管理层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两个方面分别是目前金融风险最为明显的区域。银监会措施主要针对近年来获得大发展的信托业务。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强势突起,许多储户不...

Read more

市场是有效的吗?


  作为现在金融学的基石,有效市场理论面世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里,不知道有多少口水已经浪费在这个题目上。一些投资大师如巴菲特、索罗斯之类,面对“投资业绩是随机结果”之类的引申推断,简直视之为弱智者的梦呓;而从学院中走出来的经济学家却奋起保卫,无数次地用各种数据与定量检验论证出,市场的确是有效的;对投资者而言,要持之以恒地击败市场,如果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偶然的。

  我相信市场不是绝对有效的,而是近乎处处有效的,或者说,是永远在走向有效的过程当中。只不过,涉及到金钱以及巨大数量的投资者,市场的偏差,消失的速度极快,以至于如果从纵向数据进行检验,市场几乎处处...

Read more

数据透视下的重庆模式


   2011年,重庆经济增速达到惊人的16.5%,不仅在中国名列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也独占鳌头。那么,为什么围绕重庆模式还存在着这么多的争论呢?随着近期发生的领导人更迭事件,这种争论更是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争论的要点在于,重庆模式是否能创造可持续的、惠及民生的经济成长?

 
  在《地方政府竞争与债务风险 》一文中,我曾经粗略探讨了以重庆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增长而采取的做法,称之为政府软预算之下的以土地、金融杠杆化为特点的政府拉动型经济,但未及详细分析这种模式的机理。鉴于重庆模式关系重大,有必要展开更加细致的分析。
 
  对重庆模式...

Read more

通胀恐惧症可以休矣


   恶性通货膨胀描画的地狱景象,无疑是每个央行行长午夜噩梦。2008年金融危机中,为解燃眉之急,各国央行都大举出动,不仅大幅调低政策利率,而且急剧扩张资产负债表,被外界诟病为“印刷钞票”。怀疑者质问,如此天量流动性必将转为恶性通货膨胀,届时,央行行长们恐怕不是英雄,而是历史罪人。

 
  的确,德国一战后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消灭了全体中产阶级,最终不仅毁掉了德国经济,也摧毁了脆弱的魏玛民主,为纳粹掌权以及二战铺好了道路。经过弗里德曼的雄辩论述,“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教条深入人心。按照这种理论进行推论,美联储在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