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股票市场在意识形态的敌意中,作为主导制度的异类能够在中国产生,并且在此后的时间里得到发展,是因为它选择了一个适当(但不一定正当)的定位: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十五年前,我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了“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定位’是关键”(1996年3月10日,17日)一文,指出证券市场上“许多貌似无关的现象,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市场的定位问题”,并进一步指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发展,很可能要以市场定位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在上证指数跌破十年前水平的今天,再一次思考我们证券...
证券市场定位的再思考
评论
编辑推荐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