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邓一同

神童

一种新的智商测试方法


 

中国科技大学的叶国华曾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偏重于记忆和思维两方面,内容为:
(1)       记忆占40分:包括
短时记忆:数字、中英文词汇(让学生仔细阅读3分钟,默填表格内容)。
长期记忆:数字和图形(50分钟后再回忆数码,从一组图形中测定见过的图形)
数字广度:顺背数字、逆背数字的广度和反应速度。
(2)       观察占20分:
数字的规律及图形的特征。
(3)     &nbs...

Read more

智力检测和选拔量表


 

1964年,美国的贝利(Bayley)提出的婴幼儿发育量表,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婴幼儿发育量表,由范存仁于1988年修订为CDCC,在国内广为应用。
目前,对于超常儿童的智力检测和选拔尚缺乏适用的量表。各大学用于少年班招生的仍是WISC,但这些量表本只为区别正常与异常或弱智,测题难度低,分辨力低,难以在界于常态与超常之间真正拉开档次。而且它只能个别测试,不能作大范围的团体测试。

Read more

韦氏智能测试法


 

1939年,韦克斯勒(Wechsler)发表了区分正常人、感情障碍和智能低下者的测试方法。1949年,他发表WISC(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用作5~15岁11个月的测试方法,1974年发表WISC-R修改版用于6~17岁。1967年,他发表WPPSI(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用于4~6岁半的孩子。他将口头测试和操作测试分开。韦氏法,已由龚耀先编译成中文。

Read more

“智力测验”之发展


 

巴黎作为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期世界时尚的中心,“智力测验”也连同时装模特一起很快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被用来测试一百万以上被招募来的新兵而一炮走红美国,从此成为心理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被认为是具有极其普遍实用价值的科学工具。1916年,刘易斯·特曼(Lewis Terman)修改了测试内容,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应用,称为斯比量表(SBS,Stanford-Binet Scale),首次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IQ(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特曼的学生莫利尔在...

Read more

“智力测验”之由来


1789年,古迪纳芙提出儿童画人的详细程度可以反映其智力水平,但并未给出定量判断的方法。1963年,由哈里斯氏规定出画人测量法的具体计算方法,才能够用于智力测验。

1904年,巴黎。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内(Alfred Binet)接受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请求:许多学生家长希望有一种测试方法,能够预言低年级的学生中哪些人将来会有出息,哪些人将平平庸庸。1905年,比内发表了一套预测孩子入学后成绩好坏的测试方法,能检测出孩子白痴、低能或愚鲁。这套方法很快就被命名为“智力测验”。

 

Read more

科举制度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想走进一条死胡同


 

由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导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片面观念长期桎梏着社会意识形态,而所谓“读书”更只是一味地强制大家在“子曰”“诗云”的故纸堆里刨化石、炒冷饭,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想走进一条越来越窄的死胡同,退化为一门近乎于“考古”的纯文字游戏,使一切现代化的努力统统胎死腹中,只能走向僵化、闭锁、直至灭亡。所以,不能否认,食古不化的科举制度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Read more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与治国安邦毕竟是两回事


中国是科举制度的鼻祖,把考试上升到国计民生如此重要的高度者,恐怕也是世间少有的。对儿童的教育、考核,也有重视的传统。古代历朝都开设有“童子科”,专门选考“神童”。在科举制度下,一般是以对联、诗、词、文章等作为考题,着重于文学才能。尽管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官吏,但这种考试形式本身却背离了其目的。因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与治国安邦毕竟是两回事,如此中榜的人虽然大多博古通今文采卓著,但未必就有治理国家的实际才能。虽然选拔人材的结果经常也有“正着”的时候,但这种选拔方式本身却难免总有“歪打”之嫌,以...

Read more

智商


 

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一种可量化(但未必能充分说明多少问题)的智力评估指标。智商测试说白了也是一种考试,只是它所强调的不是一般学校考试中所强调的知识,而侧重于不依赖于知识背景的分析、推理等“先天性”能力。所以理论上讲,只要能明白题目的意思,文盲也能够接受智商测试,而且成绩不一定就比大学生差。

Read more

全面均衡发展


 

遗憾的是,无论是想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还是不想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他们很少能充分意识到“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往往导致片面重视传统的狭隘的智能培养,而不及其余。
但是,如果不能把孩子的潜能进一步发挥出来,不能把孩子显露的才能和其它别的才能结合起来,使之均衡发展,孩子单方面的才能的显露就只能变成炫耀,父母过高的期望也会随之落空。而且,对孩子而言也十分不利。
所以,如何做到“全面均衡发展”,才是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Read more

杰出人物的出现通常都会引起万众瞩目


 

杰出人物的出现通常都会引起万众瞩目,诸如惊呼:“世纪天才出现了”等等。他们之所以不被看作常人,是因为人们只将目光停留在他们的知识性成就或某一熟练技能上。人们注目的只是他们辉煌的一面。然而很多杰出人士,他们的人生却大起大落,原因正在于他们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那里是他们的弱项,是“阿基里斯的脚后跟”(Achilles’ heel,即致命的弱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