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亮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切望诸君三思后行
看到来源自南方周末的一篇新闻《多少养熊场布中国,多少熊胆药行人间?》,震惊不已。
“据亚洲动物基金调查,保守估计全国共有11个省份存在约97个养熊场(存栏量10头以上),其中吉林省有34个,占近1/3。已批复的含熊胆药品共有240个,厂家191家,分布在全国27个省份,但药品种类却是寥寥无几,而疑似未经批准的含熊胆制品多达92种。”
&...
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加速了产业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低碳产业集群化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是否具备发展泛低碳产业的条件呢。
笔者梳理了中国泛低碳产业发展的六个重要条件,即修炼六项: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1,传统...
转型,变革,创新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的主旋律,在这场低碳经济主导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企业以及企业家无疑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伴随着低碳转型进程的加快,中国将诞生更多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他们将登上和活跃在中国崛起的历史舞台。
1,大变革催生大企业
18世纪60十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相继发生了四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变革都推动了公司这个特殊单元的成长。公司作为企业的雏形和重要表现形式最有效的将科技变革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之中,从而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变革又在其发展进程中催生了更多的企业。
可以说,企业既是变革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导...
2011年,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系列向好的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积极有力的绿色创投,中国的低碳转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将大放光彩,鸿图大展。企业是转型的主体,人才则是转型的智力保障。绿色人才的建设关乎中国低碳转型这场绿色变革的成败。
第一,中国低碳转型需要绿色人才的保障
笔者此前提出 :企业,资本,社会是构成中国低碳转型的驱动力。而这三个重要要素的共同基点是人才。企业管理需要人才,资本运作需要人才,社会推动需要人才。
在中国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企业从战略制定,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到客户服务,整个流程都需要绿色人才的引入以及绿色文化,绿色价值观的确立。通用...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的低碳转型将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随着互联网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媒体传播载体的日益丰富,博客,播客,词媒体等个性化平台也被冠以新媒体的标签,成为后工业时代媒体阵营的成员。新媒体不仅对低碳转型产生积极影响,并且新媒体与低碳转型呈现出互动的格局。
第一,新媒体是推动中国低碳转型的社会传播引擎。
1...
80后:中国变革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行动之年。国家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实现了,但是减排的压力依然很大。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低碳中国转型成为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使命!
中国低碳转型的动力是什么?笔者认为企业,资本和社会三方是构成低碳驱动力的三大核心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