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信力建

信力建

名博、教育家、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这是信孚的后花园,学术的集中区。智慧交锋,寻找共识,邀你一起打扫“奥吉亚斯的牛圈”。让思想传播更远,让真理扎根人心。好文推荐或报读信孚大学,可发邮箱[email protected](长期有效)。本人愿为各类企业提供顾问服务,为信孚大学基金会募集资助,有意者可来函协商。

黄光裕是怎样陷入泥潭的?


受孙宏斌和杨惠妍的刺激,黄光裕疯狂圈地上亿平方米

房地产应该是黄光裕这辈子最爱的一项事业,也牺牲了绝大部分的脑细胞,却始终难以修成正果,而曾经兴趣不大的家电连锁零售业,却意外地绽放出了绚烂的花朵。2004年,通过资本运作变成"有钱人"的黄光裕,已经错过了前几波房地产发展的高潮,自然不会容忍自己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黄光裕于是开始大肆跑马圈地。

  诱发黄光裕再次对地产业产生浓厚兴趣的,正是其妹夫、前国美总经理张志铭。这个当年的小司机,被他挖掘出来后,想不到也成为一个难得的商业奇才,仿佛一块拂去尘垢的金子,无论被黄光裕甩到哪里,都会发出异彩--当年,黄光裕把...

Read more

改革不止于高考制度


  改革不止于高考制度 

  信力建

      中国社会每年的夏天都是不寻常的,一年一度的大考,蝉鸣、酷暑、萤灯,灯下学莘书声琅琅,这种景象在正常年份年复一年地反复上演,成为举国关注的大事情。 

      自1977年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已经三十二年了。但我国的举国统考制度,又岂止三十年而已。自隋朝始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科举制已经绵延一千三百年之久。无论朝代更迭,农耕还是小工商,还是工业化现代社会,以及后来在我国源自苏联的教育体系中,这套沿袭上千年的科举体系都是形似神亦...

Read more

异族统治是国人丧失信心的原因


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有一种由衷的恐惧:改革开放前,对平民而言,一封外国来信就足以让整个家庭提心吊胆。其实,也不仅平民如此,便是身居高位的大将军大元帅也会因为跟外国扯上关系而身败名裂乃至命丧黄泉。比如大将粟裕。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功勋赫赫的粟裕遭到清算,其中罪名之一就是里通外国。195711月,粟裕作为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根据原定的日程对口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的角度,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这件极其正常的事,却被军委扩大会组织者彭德怀认为粟裕是&ldq...

Read more

假大空话的来历


  有位首次碰面的朋友当众控诉官话空洞,官场虚伪,官员人格分裂,说得众人心旌摇曳,后来他自我介绍还在体制内,有多年行伍经历,而且是红二代…在座各位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他说体制内的空话套话废话来自苏联,是斯大林为了让人听不懂,而故意编造出来的话语体系。他说出了部分真理,那套话语确实是由苏联传入中国,但是归功于斯大林一人,太看高斯大林的能力了。而且斯大林使用那套话语的用心,不是故意让人听不懂,而是驾驭群氓的技术。斯大林话语与希特勒、戈培尔的话语是一奶同胞,他们共同把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奉为葵花宝典。

  古斯塔夫·勒...

Read more

影响中国教育的学校和人


  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发出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而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李约瑟提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

Read more

外媒算什么“洪水猛兽”?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但这与我国新闻行业的明里暗里的规则颇有冲突。从人民日报等几大媒体穷追猛打苹果,就可以看出“枪打出头鸟”是媒体的偏嗜之一。苹果打软趴了,胜利的火焰还烧得正旺,这把火很快延及“外媒”身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不久前就明文规定,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新闻信息产品。人民日报狠打苹果除立威之外,也因苹果售后服务确有所不周,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打外媒又为哪般?

  原因暂不穷究,先来厘清一下何为外媒?顾名思义,当然是指外国的媒体,中国曾自诩天朝上国,但自从被打得落花流水后这就成了老黄历,终于明白世界之大,于...

Read more

当今中国的三大话语场


  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形势错综复杂,似乎正验证了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对于这种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的转型困局,以及无从解释和无规律可言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夹击,各方显示出来的更多是惴惴不安,惶恐与彷徨。

  当惶恐与彷徨一直蔓延,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我防卫的能力。当自身有条件逃脱这种社会困境带来的不安时,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于是“用脚投票”的各种移民出国在近些年来才会大规模爆发。而当自身能力不足以“逃脱”的时候,就可能产生另类的宣泄方式,比如醉生梦死,比如寻找精神支柱,比如发泄愤怒。而这三种宣泄方式,也就构成了目前中国的三...

Read more

“忠君爱国”古今谈


  “忠君爱国”在中国算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原命题,几乎就成为一个做臣下的必修课基本原则,奉之,则忠臣顺民;不从,则乱臣贼子。然而,这个命题有许多含混之处,值得说道说道。

  首先值得厘清的是: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忠君”和“爱国”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因为忠君,所以要爱国;忠君就是爱国。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也不奇怪,中国传统社会就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皇帝既是国家元首政府老大,又是思想座标行为规范,还是文化代表国家象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是“伟大的领袖”、&ldq...

Read more

从“国五条”看国务院


  所谓“国五条”,是指在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其中最耀眼的规定是“税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密切配合,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因为这条规定,这次“国五条”又被称为房价史上最严厉的调控。然而,四十多天过去了,“国五条”的执行却举步维艰:到目前,仅有广东、北京、上海、重庆等为数极少的几个省市出台地方细则。而且,就是这几个省市的细则,也对原来的&l...

Read more

民办教育亟盼“国民待遇”


  民办教育追根溯源,始于古代的私塾、书院,是极其重要的教育中坚。而发展到如今,民办教育却面临着多重困境。去年,北京30多所民办学校被关停,崔永元等名人专家上书也无法保住一家外来工子弟学校,想起几年前广州同样有十几家民办学校遭到裁撤尚历历在目,民办教育的前景可谓荆棘满途。

  制约民办教育的发展瓶颈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府的职责定位不妥,导致公办民办待遇不公,压制了民办学校的发展。按道理,政府的职责是办好公立学校,保障国民受教育的权利,公立学校的设置初衷应该是普惠性、大众化的学校,是帮助弱势群体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读上书的学校。比如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70%多,承担了大约9...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