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学善

谷伊笙-燕麦健康管理专家

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服务不可能全部成为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服务不可能全部成为公共产品

 

教育产品既可以是公共产品,也可以是准公共产品,还可以是私人产品,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对教育产品的性质的上述分析是否适用呢?肯定地说,上述分析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哪怕以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不可能让教育服务全都成为公共产品。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适合于纯公共产品的教育服务,主要指义务教育、特殊教育、以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的公开教育等。甚至政府提供经费的其他形式的教育服务(如高等教育、中专教育等)都不能符合完全没有排他性和享用数量(消费数量)不受限...

Read more

以创新意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创新意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中在知识上的广博性要求和精深性要求的矛盾,重要的工作还在于以创新意识改革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一,是各门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根据科学的最新发展对各门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进展和动态,同时又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结构。我校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卢德馨教授所编的《大学物理学》就努力按照这样的要求,结合当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对传统的普通物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重组,经过几...

Read more

论研究型大学的精神04


论研究型大学的精神04

 

四是本科教学力量相对薄弱。本科教育在科学人才的培养中本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它是“学生的生活在社会和学术两方面都发生重要转折”的一个阶段,因此,在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最近作出的一份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提出,应当帮助学生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并提出“建立探索为本的新生年”的建议。而要引导学生建立一种“以研究为本”或“以探索为本”的学习模式,就需要有具备一定科...

Read more

论研究型大学的精神03


论研究型大学的精神03 

 

三是刚性化、单一化、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在我校的教育思想讨论中,有的教授曾尖锐地提出,“现在的教育太僵硬了,它的特点是死、僵化、呆板、机械、单一”;而“生命是柔软的,富于生命力的教育也应当是柔软的”,“近代工业生产是刚性生产,在一个生产线上只能生产同一种规格的产品;高科技产业是柔性生产,在一个生产线上可以生产种种规格的产品,我们的教育也应当成为人才的柔性生产线。因为人才是富有个性的”。这一批评是不无道理的。目前,一提到抓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严格要求,如何制...

Read more

论研究型大学的精神02


论研究型大学的精神02  

二是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狭窄。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总趋势之一是既在单一学科领域不断深入,又在多个学科领域综合交叉。这种趋势,一方面使得某些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往往不得不集中在一个很狭窄的领域内以便不断向下深掘。另一方面则又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因为现实的客观世界并不是由于学科的日益细化而分割成的那幅给人以支离破碎印象的图画,要全面、真实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必须具有多学科的视野。同时,许多知识的新的生长点也往往是在那些学科相交叉。结合和融会的领域,正如普利高津所说:‘俄们的时代是以多种概念和方法的相互冲击与汇合为特征...

Read more

论研究型大学的精神01


时代对我们的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上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寄予了厚望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我们一些学校目前的办学实践来看,与这样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所培养的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九层之台,起于末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从事哪一行工作,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从苦练基本功开始;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更需要从抓基本功人手。而我们对所培养的人才期望越高,需要他打下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就越深。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曾指出:“所谓在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的发展,只能到达青年时期打的基础所能支撑...

Read more

论高等学校的体制


论高等学校的体制

 

客观世界是个整体,仅仅因为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才把它肢解为不同学科的对象,从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等不同角度来把握,而且越分越细,仅自然科学就形成了4160多门学科。

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会引起学校体制的重大变化。当今人们已意识到要拓宽专业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促进学校体制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社会的信息化。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既然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那么,它对学校的教育体制。科研体制。内部管理体制不会不形成有力的冲击。事实上,从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可以看出,远程教育、“虚拟研究中...

Read more

基础教育对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奠基作用


l)扶贫问题。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我们所作的扶贫课题中的大量调查证实,户主是文盲和半文盲或只有小学程度的家庭的收入和富裕程度都大大低于有初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户主。因此,普及义务教育对缩小我国地区、农村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深远意义。

 

2)人口问题。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大量调查证实,我国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大大低于文盲和半文盲的妇女。计划生育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低,受教育年限少,有不少是文盲。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是从国家、社会的宏观的长远利益来考虑的,没有文化的人接受...

Read more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教育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也愈来愈高,所有这些已大大改变了“二战”前传统产业的经济结构和劳动结构,有人开始使用“后工业经济”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以区别于原来的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对于这种变化,1982年的(大趋势》一书以“信息经济”一词来表述,其后也有人提出过用“高技术经济”来概括。1990年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ldquo...

Read more

谈谈科教兴国战略


在讨论科教兴国战略之前必须对这个命题有一致的理解。按邓小平理论,“科教”应指“科学技术和教育”,不能理解为科学教育”或“科技教育”;更不能理解为“科技教育和培训”或“科技(大学)教育”之类。因为在一些文章和讨论中,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被有意或无意忽略了,这就使科教兴国的基础被抽掉了,使科技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兴国”的科学涵义是指把我国建成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