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是我国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的日子,也就是从今天开始,这部号称老百姓“维权圣经”的法律将全面影响人们日常的法律生活,诸如看病治疗、交通事故、校园损害、产品损害、网络诽谤、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虽然侵权责任法出台后,老百姓对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相关权利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但是对于非专业的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正确适用这部法律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nb...
作者文章归档:李恒欣
2010年7月1日是我国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的日子,也就是从今天开始,这部号称老百姓“维权圣经”的法律将全面影响人们日常的法律生活,诸如看病治疗、交通事故、校园损害、产品损害、网络诽谤、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虽然侵权责任法出台后,老百姓对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相关权利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但是对于非专业的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正确适用这部法律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nb...
近日以来,许多地方暴雨成灾,尤其是北京地区“7·21”特大暴雨更是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暴雨中,一幕幕互助守望、扶危解困的感人场景使人难忘,同时,由于暴雨而引发的财产损失也不容忽视,其中涉及很多法律问题,需要辨析清楚。
从各地发生的案例来看,暴雨引发的财产损失形态各不相同。就拿汽车来说,有的是停在停车场里被水浸泡,有的是行驶在积水中发动机进水,还有的为了紧急避险而不得不砸坏车窗玻璃。此外还有仓库进水、房屋被淹等灾害的发生。灾害发生之后,由于各方对相关法律和合同的条款理解不一,往往产生争议。
...
“提成”一词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陌生,它作为一种薪酬福利的管理方式也已经被各个行业广泛的应用。“提成”自身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从中获益匪浅实现双赢。但是,“提成”也是一把双刃剑,稍有差池就会引发纠纷。据统计,在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纠纷中因提成产生的纠纷比例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在有关提成纠纷的劳动争议审理过程中,劳动者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提成的诉讼请求多数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所以,劳动者在订立、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切勿被“提成&rdquo...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2]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适应我国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道路交通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的形势,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核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全面加强人、车、路、环境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推进交...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忠实义务是婚姻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夫妻间恪守贞操的纯洁性不仅是传统道德,更是社会法律的要求。
当下,“婚外情”已经成为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稳定的最大杀手,从东城法院近两年受理的离婚案件来看,因夫妻一方出轨导致夫妻感情被破裂而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占到了整个离婚案件数量的一半以上,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出轨。出于心理或者实际利益方面的考虑,受害方、尤其是女性都会想方设法地获取背叛方“不忠”的证据,甚至不惜本钱雇佣私家侦探、调查公司去取...
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均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他们参加诉讼。值得注意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在实践中往往不限于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和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进行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因其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包括:(1)被害人,包括因被告人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一切公民、法人和其它公民;(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死亡的...
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主要有以下诉讼权利:
(1)原告方代理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提起诉讼;
(2)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书记员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的,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3)原告方代理人有权申请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4)要求民事诉讼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及时处理;
(5)参加法庭调查;
(6)参加法庭辩论;
(7)可以要求人民法院进行调解,也可以自行和解;
(8)可以撤诉,也可以提起反诉;
(9)对...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对上述的累犯、7种具体犯罪分子和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分子等三类主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死缓限制减刑,结合审判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适用死缓限制减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累犯。累犯是刑法明确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但并不是只要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属于累犯,就一定要限制减刑,因为...
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这一规定实际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但并不意味着对所有“极其严重”的罪行都应当适用死刑;其二,即使是“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如果不具备“应当判处死刑”的条件,绝不可以对之适用死刑;其三,犯罪分子即使符合“应当判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