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的现代性: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探寻中国的现代性: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黄宗智
中国人民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
汪晖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卷帙浩繁,内容十分复杂。首卷围绕“理”与“物”的关系这一个中心命题,探讨了宋明儒学的“天理”主题;次卷转向“帝国/国家”...
作者文章归档:黄宗智
今天回顾,我清楚地认识到学术研究也是一个自我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其中的关键也许是个人心底里最关心的问题。对我来说,主要是在中西思想和文化的并存和矛盾之中,怎样来对待其间的张力、拉锯、磨合,甚或融合和超越。这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甚至更是感情层面上的过程。这样的矛盾可能成为迷茫和颓废的陷阱,但也可以是独立思考和求真的动力;它可以使自己沮丧,但也可以成为深层的建设性动力。
我自己的启蒙训练是侧重经验证据的历史学,不太关注理论。之后,正是中西之间的张力促使我在写完博士论文并将其修改补充成为第一本专著之后,开始系统地研读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之所以同时关心两者,除了作为学术...
中国改革三十年来所形成的国家体制是资本主义与地方主义的奇特混合物,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发动机,也是种种社会危机的源头。也许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如何培育新的政治空间,以走出这种具有地方、国家与企业三重性质的国家体制?本文原载于《文化纵横》2009年第六期。
地方权力体制:中国经济奇迹的发动机
《文化纵横》:改革30年来,中国无疑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国家体制,这个依然处于不断变动中的体制,其奥秘重要一端无疑来自中国地方政治特有的活力。中国GDP增长的发动力源于县际竞争,中国最庞大人群与日常政治的接触点在县市一级。针对改革中形成...
黄宗智
(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摘要:实践历史的视角是否缺乏前瞻性?这是此辑评论者们提出的问题。本文论证,从实践角度来看,改革中的地方政府,在一个分权并允许创新与竞争的制度下,而同时又是中央集权的干部审核-委任和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制度之下,乃是推动改革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而他们"招商引资"的成功"秘诀"主要是农民的廉价劳动力,凭借无顾劳动法规和福利以及环境保护来压低其价格的劳动力。这个体系既是改革的经济发展的根源,也是其社会和环境危机的根源。以上的分析所提倡的是改进公共服务和福利,既赖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