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家雄
《红楼梦》怎就成了中国第一名著?
文/朱家雄
“四大名著”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按成书先后排序)这四本巨著不但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小说,拥有极庞大的阅读人群,而且还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但这四部伟大作品是在什么时候被统称为“四大名著”的呢——这仿佛却不是众所周知的。
追根溯源,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提出的“四大奇书”之谓大约可算作是“四大名著”滥觞所在。被有关学者誉为明代通俗文学第一人的冯梦龙尤以纂辑古典通俗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著称,就是这位晚明的文学家首先为我们开列了明代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
近几年是否有些人生活水平下降了?
常去买菜的附近那家小菜店,其它的菜价基本正常,只有尖椒的价格最近两三周一直很贵,8块钱一斤!真不知怎么搞的。去附近的迪亚天天超市看了看,不见有尖椒卖,不过与之相近的青菜椒是6元5角一斤。印象中,尖椒平日里多是两三元一斤,夏天最便宜时似乎还能跌到一块多钱一斤,春节前夕蔬菜照例涨价时,尖椒也不例外,我记得今年春节尖椒的价格和上一个春节是一样的,5元一斤。春节之后通常会逐渐降价,但今年是个例外,别的蔬菜都逐渐从春节时的高价位降下来了,惟有尖椒不但没降,反而一路攀升,直抵8元大关并盘桓不落!时常光顾的这家小菜店的店主是对小夫妻,自他们开店以来的这两三年,顾客们都能感觉出他们是实...
大师们新年好
近期比较忙,眨眼间,就有一个多月没在博客上写点什么了。就在这样庸常的默然中,2011年不声不响地就到了。
元旦那天下午给解玺璋大师打电话道新年好——自他为俺的小说集写的书评在《北京日报》刊出后的一个多月里,除了邮件,我还一直没给他打过电话,赶紧的借这个机会补上吧。自《毕业前后》出版后,不少朋友都给予了这样那样的帮助,比如给予报道的好些媒体的老师和朋友,比如为该拙作慨然挥毫写下书评的若干文友和师长。十年来,每次出什么书需要配合出版方做点宣传时,出版方总也没有红包可以给谁,我自己更是无力给谁红包。本来,按照行业里的惯例或潜规则,给各家媒体及帮忙写书评的师友塞个红包也是情理中事,即便不...
影片《非常舞者》观感
看到今天的《北京日报》刊登了评论大师解玺璋为吾之小说集《毕业前后》所写书评大作,真是挺高兴的。
前几日王府井那边举办了一场看片会,我应邀与会看了部日本电影《非常舞者》,听说该片将于12月3日在首都院线上映。昨日应命写成一篇影评,姑且贴在下面吧——
影片《非常舞者》观感
朱家雄/文
印度的歌舞片在世界上都很有名,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莫过于《流浪者》和《大篷车》等,虽然近20年来我们似乎很少再看到印度的电影了。日本的家庭伦理片和青春励志片也有颇为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中国热播的《...
我所认识的《北京文学》的几位编辑家
朱家雄/文
看到《北京文学》2010年第12期(原创版)刊登了本人的中篇小说《职场争端》,觉得特别高兴,特别荣幸。在报刊亭买了本样刊,展卷翻阅间,就觉得这本杂志确实是好看的,确实是“清新感”“现实感”与“大众性”“可读性”兼备,《北京文学》在纯文学的“雅”维度与“俗”维度之间把握得游刃有余,在总体上的大气与细腻之间所取得的平衡近于完美,其在文坛的独特地位和独立、独树一帜的风范更是令人敬佩。
不过,我更愿意做的,却是借这个机会回顾一下我跟《北京文学》各位老大的相识及些许的交往,比如我先后在不同场合分别认识的杨晓升、张颐雯、萧夏林等,当然,重在好好赞...
怎样解决财富过度集中的问题
有个网友看了在下于前几天涂抹的《财富分配不合理的制度原因》一文后,评论说该文“只分析了原因”,而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使我想到一个当时正在网上写长篇的中学教师,前几年的时候他曾跟我在线聊天,我似乎是听他谈到过这所谓“解决的办法”的。
记得这位网络文学作者兼中学理科教师的朋友对当下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现象感到非常愤怒,认为再这样下去社会一定会出大问题!不过他又反对革命,以为暴力革命会引发社会的更大悲剧。他寄希望于党和政府通过坚决而有力的改革来解决财富过度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的问题。这位教师主张制定一部《财富清算法》,然后依法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并借助这个委员会对财...
财富分配不合理的制度原因
引言:
现在这社会的情形似乎是不利于鼓励创新的。所以人们特别在乎位置,所以,绝大多数人似乎都在把几乎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位置"的争夺上。只要占据到一个对某方面社会资源多少有点控制权的位置,很可能某个人生的阶段甚至这整整一辈子就省心了、轻松了。是啊,许多的这样的位置不说要风就有风要雨就有雨吧,那也是有许多人都必须要来朝拜的位置。并且在这位置上呆久了以后,还能体会到“权力”带给自己的快感,还能体会到作弄他人以满足自己奇怪心理的快感。当有一天人们发现是这些位置在操控着这整个社会而不是那些努力干事努力创新的人在推动社会走向...
鲁迅文学奖可否改革其评选机制?
前一阵,有不少人对鲁迅文学奖的评选是否公正提出了质疑,该奖的组委会官员似乎也针对这些质疑作了公开的“答辩”或“辩护”,而许多媒体也为此做了相关的报道甚至策划专题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过不管怎样,这次的评奖都算是尘埃落定了。
多日前的一个傍晚,我还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了有关鲁迅文学奖的颁奖报道。是的,该奖的颁奖仪式业已在鲁迅的故乡举行过了,甚至连党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和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都专门为此写了郑重的贺信去。
中央领导如此重视这次的颁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