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分配不合理的制度原因


    引言:

    现在这社会的情形似乎是不利于鼓励创新的。所以人们特别在乎位置,所以,绝大多数人似乎都在把几乎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位置"的争夺上。只要占据到一个对某方面社会资源多少有点控制权的位置,很可能某个人生的阶段甚至这整整一辈子就省心了、轻松了。是啊,许多的这样的位置不说要风就有风要雨就有雨吧,那也是有许多人都必须要来朝拜的位置。并且在这位置上呆久了以后,还能体会到“权力”带给自己的快感,还能体会到作弄他人以满足自己奇怪心理的快感。当有一天人们发现是这些位置在操控着这整个社会而不是那些努力干事努力创新的人在推动社会走向进步时,这个社会的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为什么这人类社会的情形会畸形到这种模样呢?我以为这根子其实仍在于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不够精密不够完美上。有关这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关键性作用,下面的阐述也依然是一个证明。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看了看凤凰卫视关于朝鲜的报道。朝鲜显然还是家天下——这个就不议论罢。不过,朝鲜目前仍在实行的普遍的公有制似乎还是有点意思的。电视里看到的朝鲜社会真的是这样的吗?所有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都是国家的。大家集体劳动,下班后一起吃集体食堂,所有的人共同分享全社会的劳动成果。每个人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都由国家配给,房子是国家给统一盖,电器是国家统一配给,衣服、自行车等等都是国家给免费发放,医疗和教育也是全民免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目前的朝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显然比不上改革开放了的中国,比如自行车,朝鲜政府似乎就还没有能力为所有的朝鲜人都给配发一辆,而个人若上市场上去购买的话,却需要花三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下一辆。

    以前的中国似乎也有那么一个阶段似乎是在努力实行这样的制度。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乌托邦理想在我国失败了。

    改革开放当然是大好事。改革的巨大成果有目共睹不是。但改革的过程显然存在许多问题,否则今天中国的基尼系数怎么会达到甚至超过了惊人的0.5?怎么会出现民怨很大的全社会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的问题?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分配的不公呢?

    举一个国有资产流失的例子。

    曾经有那么几年,我们的许多中小型国有企业都在叫卖,卖给外企,卖给民营企业,卖给承包者个人,不一而足。但其实,当中的许多企业并非就到了非卖不可的地步,国家只要再投些钱改造改造,选拔能人来经营管理之,这企业继续存在乃至大发展就都是有可能的。可是,许多企业还是被卖掉了,因为主管的政府部门不愿意再掏钱来改造之——钱留给自己部门花多滋润啊,也因为企业的具体负责人这个时候被糖衣炮弹给收买了,有中意的买家送钞票、送房子,这负责人自然乐得肥了自己,甩了大家。于是企业就以远低于市场实际价值的价格给廉价卖掉了、处理了。于是,一帮人下岗了,一帮人失业了,社会问题又多了一出。

    这样的事件中,发不法之财的是极少数手握权力的人,而损失巨大的自然是国有资产,最受伤的却是长期为这企业奉献不已的员工的利益。

    这样的恶果之所以发生,其实也是制度的缺失所致。试想,如果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不仅仅是摆设,则这样的肮脏交易还能在幕后达成吗?试想,如果企业的带头人不是由上边任命,而是由有本事有意向的企业员工在企业内部的竞选中产生,则这样的民意代表又怎么可能出卖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呢?他只会努力工作以不辜负企业全体员工的重托,把企业搞上去,把企业职工的收入提上去。

    再举一个中央国有大型企业的例子。

    曾经有那么几年,许多国有企业经过整合归并,形成了一家又一家在全国都名声赫赫的特大型、超大型国有企业,甚至是行业垄断性质的世界五百强性质的航母级企业。这本来是好事。可这企业领导人仍然是由政府任命,而非由企业内部竞争上岗。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任命来的企业领导人纷纷按上级的规定拿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薪——他们的年收入往往是企业一般员工年收入的几百倍!而他们的工作往往并不难,一个在资源和行业等方面处于超级垄断地位且有强大政府背景的大企业,很多事做起来都是顺风顺水、易如反掌。可他们却拿着超高的年薪,享受着合理瓜分到的国家利益。这现象合理吗?这难道不是社会分配不公的表现之一吗?

试想,如果这企业领导人是由企业内部的能人们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或者由企业集体决策从企业外部选聘高人来产生,则这样离谱的高薪难道还会有吗?这个国家从来就不缺能人,缺的是机会。只要有机会,大部分能人都不会苛求企业给自己以超高的薪水,因为在这样重要的岗位上工作是极为稀缺的机会,他们更在意的是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他们更在意的是在这个岗位上所获得的荣誉感、成就感以及所受到的尊重和心理满足。这些职业经理人更在乎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把个人利益的实现融合在国家、集体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因为他们本来什么都没有,而现在却已经拥有了许多。

    近一两年来,中央也注意到了国有垄断企业在收入分配方面所获得的超额利益,也注意到了这对其他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已经开始在调整这种不合理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了。可惜这调整目前还没见到什么实际的明显的效果,并且也太姗姗来迟了。

    不论继续举多少例子,我们总能在对这些例子的分析中得到类似的答案——说到底还是制度不到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