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汪中求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杜宗锴《十年三品百年味》序


  收到杜宗锴先生发来的《十年三品百年味》的书稿,真是很为这位曾名杜晗的哥们高兴。

 我和杜总认识不到五年时间,但他从事的“一碗米粉的事业”很快打动了我,我们便很快开始了男人间的恋爱。于是,在我写《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候,就把杜老弟创造“三品王”的案例写了进去。记得当时他在电话那头问“要不要费用啊”,我不假思索地说“不用”,后面半句并没说:“因为我们共同的理念使我乐写‘三品王’”。

 在早期的《营销人的...

Read more

小企业的管理疑难和培训的迷茫


  问:

    今天上午听了你的课,很多地方给了我较大的启示。我是一个做净化装修工程公司的小老板,在以前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特别是你所说的关于细节溶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是相当欠缺的,一直以来都像在一个怪圈和漩窝之中徘徊,总也理不清,通不顺。我企业主要存在以下严重的问题:

      1.高层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事情的处理大都处于表面和形式。没有认真负责处理事情的态度。例如对一个工程量的确认,人家写个东西就认,相关人员不负责任的复核。让我很伤脑筋,想想罚款也不是目的,解雇也不是办法。

     2...

Read more

人生际遇由内心吸引而来


  清明节期间写了一段心境的文字,觉得还没有说透,于是续上一段。

  善于调整心境,身心自然受益。当你的心田让忧郁驻足,快乐就会在别处靠岸。所以,必须学会调整心境,以使自己快乐起来或者获得更多快乐,自己的生命之旅也将因之而改变。

  我觉得一个胸中装着更宏大念头的人是不应该过于被琐事纠缠的,天下其实没有多少事情值得我们计较,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不过如此”。在我的内心深处确实觉得很多让我们忧郁、烦恼、生气的,更大的可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真的想放下是不困难的,除非你原本就不想改变自己处处不顺的命运。

  人的心境分&ldqu...

Read more

厉以宁与“待富者”及其它


厉以宁与待富者及其它

 

“根据厉先生给予的拓展性的思维联想,我们可以得出:光棍不叫光棍,叫待娶者;老姑娘不叫老姑娘,叫待嫁者;孕妇不叫孕妇,叫待产者;醉鬼不叫醉鬼,叫待醒者;贪官不叫贪官,叫待廉者;侏儒不叫侏儒,叫待高者;懒惰不叫懒惰,叫待勤者;下岗不叫下岗,叫待薪者;秃子不叫秃子,叫待毛者;妓女不叫妓女,叫待嫖者;活着不叫活着,叫待死者........。厉先生真是极大地丰富和光大了汉语言词汇,也丰富和光大了经济学理论。在这样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时代,能在一个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已然不易,更何况是象厉先生这样,能够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伟大的成就那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最近网络...

Read more

关于管理培训不得不“听”的话


关于管理培训不得不“听”的话

 

    《关于管理培训不得不说的话》一文发出来后,收到很多友人的评点,其中“寇”和“清酒”的观点和分析,对我产生了极打的触动,成为我“关于管理培训不得不‘听’的话”。稍加整理,遂成此文。

一、企业管理培训界要重新思考“良知”二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为先。师者,社会的良知,不管你是学院的教师还是社会的培训师,良知还是要放在前面的。我们这里的讨论实际上是在检讨企业管理培训界的良知。

中国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很多财富,但是并没有造就同等的良知。在过于广泛和旺...

Read more

关于管理培训不得不说的话


关于管理培训不得不说的话

 

其实,我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培训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师训练,就连TTT课程也没有修过,更不用说学习怎么做PPT、怎么调动培训现场、怎么发挥肢体语言、怎么调整学员兴趣点,这一切我都完全没有学习过。但是,这些年来,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巨额的发行量(包括盗版保守估计在700万册),因为我们推出的颇具品牌意义的《精细化管理》课程,因为我自己是企业人出身且始终坚持“讲真话,不忽悠”的作风,所以课程邀约不断,去年年底就为今年排出了79次课程,不用说后面可能的插入(今年34月份,就插进了三十八军、国防科技工业局、北京铁路局、第二炮兵司令部),弄得...

Read more

从启功讲书法中参悟管理


从启功讲书法中参悟管理

 

启功先生语:如果说一个书法家,自称我的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我觉得这样对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抬高的作用,而使人觉得这个人太浅了。

汪中求参悟:想想当今不少企业管理的培训师,动辄自己多么牛,不让人觉得好笑么?真正的成功了的伟大的企业家是不会以管理培训为业的,也不会有精力从事于此;活跃在培训界的即使很出名的大腕,也不太可能是多么了不起的企业家。培训师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有精力集中于某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研究,并且能有效地传授与人。仅此而已。

 

启功先生语:或问学书宜学何体,对以有法而无体。所谓无体,非谓不存在某家风格,乃谓无家某体之严格界...

Read more

大人物关于吃饭的小故事


大人物关于吃饭的小故事

 

这是我在博客上第四次谈吃饭的话题。实在因为18岁以前饿怕了。儿童时代一个很深刻的记忆就是,吃饭时碗没端好,摔破碗,是一定要挨很重的耳光的,那时我的父亲很年轻,不分轻重地抡过来一巴掌,我幼嫩的脸上立马就是四根手指印。

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因为上过“农业机械”课,于是生产队安排我做机械手,耕地、抽水、碾米、脱麦子,什么都干,工分则只有一个劳动力的一半,时称“半劳力”。技术工种不说,还“半劳力”,很是不服,却无可奈何。一次通宵脱麦子,半夜12点后,全部参加晚班的社员每人都吃了一碗油汪汪的面条,我只需要照看动力机器,没挺住就睡着了,他们竟然不叫上我。醒来很伤心...

Read more

有感于“够了,吃不完”


有感于“够了,吃不完”

 

牛年到了,人人都牛起来了。四处一片歌舞升平,八面全是太平景象。这些日子,两岁半的小女儿和我有很多的生活交流,说得最漂亮的话却是:“够了,吃不完”。这一句话,又激起我一再地对饥饿的思考。新春第一天,说这个题目,实在与吉祥无关。老实说,今年一定有人挨饿,可能不是你我,但从全球视野,断然说,忍饥挨饿的人数不会少。

 

粮食自给有余的国家不多,几个大国的粮食自给率为:澳大利亚237%、加拿大145%、美国128%、法国122%,而德国是87%,日本则只有39%。

以大米而言,出口主要集中在泰国、越南等国家。据联合同粮农组织估计,2007年世界大米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