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放

笔名张叹凤,祖籍达县管村,长于阿坝汶川,中国作协会员,四川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76年赴阿坝州若尔盖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师,教授。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深宫绝学》,散文集《家园的味道》,评论集《爱心》,评点集《新月与孤星》、《招魂的短笛》,随笔集《文苑星辰文苑风》,中篇小说《芙蓉城》,短篇小说《老师》、《肉身》等。专著《中国新散文源流》获四川省写作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如花的妩媚》获《小说界》第二届小说评奖一等奖,《神圣崇拜》获1992年《小小说选刊》一等奖,散文《天真别趣》获第二届《散文》一等奖、成都市第一届金芙蓉文学奖,其作品还获四川省第一届文学奖、1994年庄重文文学奖。

还原陈毅追悼会上的毛泽东原貌(图)


还原陈毅追悼会上的毛泽东原貌(图)

 

张放

 

 

1971年9月13日,林彪搭机叛逃,飞机在蒙古沙漠出事坠落,结果机毁人亡。这件事使毛泽东大为震撼应该成为一种客观事实。因为明眼人会发现,此后的毛泽东的出镜率开始减少。毛泽东的身体状态,也明显大不如前,整个人看上去似乎一夜间显得老态龙钟起来。中国小老百姓们似乎突然意识到,原来神采奕奕的毛泽东也有可能进入垂暮之年,朝死亡走去。当然,有着几千年封建思想基因的中国小老百姓们,没人敢把这种想法说出,都宁愿相信毛泽东会“万岁”。

 

在病榻上的陈毅得知林彪事件这一消息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与表情,严...

Read more

华国锋与江青曾在毛泽东遗体前秘密地手挽手


华国锋与江青曾在毛泽东遗体前秘密地手挽手

—— 一张曾价值连城的照片(图)

 

张放

 

 

毛泽东逝世后的头一个月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十分微妙。看上去人很老实敦厚的华国锋,其实一直在权衡与比较着各种政治力量,并在其中小心谨慎地拿捏着分寸。眼前这张照片所显示出来的,就很说明华国锋有用心很不一般的地方,他实际上与后来被称作“四人帮”的几个人曾走得很近。

 

身穿一身深蓝毛式服装的他,站在最中间,以显示自己的实际掌舵地位。他的右边,身着一身黑色服饰的,就是“四人帮”里的首要人物、毛泽东夫人、曾任文革领导小组组长的江青。在华国锋左边站着的第一人,是毛...

Read more

西方传记作家笔下的江青苦难童年(图)


1966年时的毛泽东—— 之十三

西方传记作家笔下的江青苦难童年(图)

 

张放

 

 

按“党史上的今天”论,1981年的今天,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作出了判决。文革中吃香的人,这一天感到了自己的好日子的真正结束。文革中受苦的人们,则在这一天感到了无比的欣慰。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的审判过程,没有任何悬念。江青等四人帮被宣判死刑,缓期执行。等于宣判他们将在监狱里度过后半生,直到死亡来临。

 



最近我也一直在读关于江青的书,谈谈读书的感受吧。国内一个叫张颖的女人写了本书,由湖北人民社出版。书名起的很大,叫《中国外交隐秘...

Read more

西方《江青传》作者与大陆传记作家的本质不同(图)


1966年时的毛泽东—— 之十二

西方《江青传》作者与大陆传记作家的本质不同

 

张放

 

 

由于工作原因,看过并编辑过很多所谓“红墙作家”撰写的关于毛泽东周恩来江青等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章或书。平心而论,绝大多数书稿属于乱抄胡写。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是写作者大都把自己打扮成“早看出江青不是个什么好东西”的看穿历史玄机的家伙,用极尽侮辱与贬损的词句,描述当年的江青林彪等人的行为。似乎他们早就知道江青和林彪们将在历史的某个关头,成为千秋罪人似的。那种卖弄玄虚的态度,让人感到恶心的同时,也着实让人感到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从1976年到今年(...

Read more

西方媒体如何看中国国家宣传广告片?


西方媒体如何看中国国家宣传广告片?

 

张放

 

 

一闪一闪的,全是微笑的脸,每60秒为一个单位,就准备这么一直闪烁下去,直到情人节结束。中国国家宣传广告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成功面世,并开始闪耀下去。这一行为引发国人一阵议论,也当然受到西方媒体的注意。国人的很多评说,并没达到“众说纷纭”地步,而是有点异口同声地、或隐或现地告诉其他没听说此事的国人听者,俺们现在牛逼了,俺们现在被代表了,俺们的代表们,现在正扬眉吐气地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按60秒为一个单位,正在朝美国人笑呢。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就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然后由国家有关宣传部门买单。很多博文评论...

Read more

最后一次上天安门城楼的刘少奇(图)


最后一次上天安门城楼的刘少奇(图)

 

张放

 

 

进入60年代后,政治上一路高歌猛进的刘少奇显得志在必得,踌躇满志。他采取了一系列调整举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是在否定毛泽东的“三面红旗”。无疑,他在和毛泽东唱对台戏。到1964年底,毛泽东与刘少奇在政治上的分歧,已到公开争论地步。眼看刘少奇咄咄逼人的政治攻势,毛泽东开始认真考虑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来扳倒这个延安时期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现在却可能取代自己位置的刘少奇。

 

结果众所周知,文革开始后不久,刘少奇已感到此次政治运动势头之凶猛,与之前很多次运动有极大不同。作为将被整治对象的...

Read more

西方媒介如何另类解读林彪死因(图)


西方媒介如何另类解读林彪死因(图)

 

张放

 

 

1972年6月,林彪死近一年时间后,当时正式向国内外宣布:林彪,曾经的国防部长与党的副主席,中国第二号人物,曾试图谋害毛泽东。阴谋暴露后,向当时中国的政敌国家苏联(俄罗斯前身)方向叛逃。应该说,很多人已经从各种渠道获取林彪已经死掉的消息。但当听到正式传达文件,向国内外说明的情况后,引发的震动,还是相当大的。

 

毕竟,林彪是(从理论上说)由毛泽东亲自挑选的接班人选。由林彪担当毛泽东的“接班人”,甚至被正式写入党章之中。这一行为,今天看上去十分疯狂与无理性,但当时人们还是很崇信毛泽东的眼光,为...

Read more

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下天安门与红卫兵在一起(图)


1966年时的毛泽东 —— 之九

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下天安门与红卫兵在一起(图)

 

张放

 

 

1966年8月,毛泽东开始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当红卫兵们的高亢“毛主席万岁”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响彻天安门上空时,毛泽东也可能是受到了群众们的情绪感染,于是,他突然决定,要从天安门上走下来。他要走到群众中去。

 

这对于当时的保护毛泽东安全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挑战。保安的人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但毛泽东想做什么,也没有人能阻拦得了。于是,就在保安情况并未确定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毛泽东信步走进了群众中间。

 

没有发生《列宁在1918...

Read more

毛泽东机要秘书张玉凤当年丰采(图)


毛泽东机要秘书张玉凤当年丰采(图)

 

张放

 

 

第一次见张玉凤老师(一般都这么称呼,也允许俺这样称呼),是在1999年,我代表出版方,出面宴请张玉凤老师。宴请地点,就安排在张玉凤老师在北京开的毛家菜餐馆里。张玉凤老师很幽默,她告诉俺,因为我们要商量出版事宜,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就决定把这次宴请活动安排在“遵义厅”。最后,张玉凤老师用带点黑龙江地区口音的北京话告诉俺,毛泽东身边的人,如果出版了一些毛泽东不一定会感到高兴的话,作者可能会短寿的。比如那个在英国出版了一本亵渎毛泽东的书的保健医生,就还没有等享受到稿费带来的乐趣,就一命呜呼了。俺听明白了她的...

Read more

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 发些高清照片(组图)


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 发些高清照片(组图)

 

张放

 

下面1到10张,是500*...以下的小高清照片

照片01

照片02

照片03

照片04

照片05

照片06


照片07


照片08

照片09


照片10

 

——————

下面是过千像素高清大照片


照片11



照片12
————————

 

照片13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