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艾学蛟

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著名危机管理学家、中国危机管理切割理论创始人、北京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大学EMBA班主讲教授,全国工商联常年特聘危机管理培训和咨询专家,北京市昌平区政府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年来曾担任多家大型企业的CEO。

国美离倒闭还有多远?


  即使是行业老大,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把握好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及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照样会被拉下马,位子拱手让人,一路落魄下去甚至归于沉寂。

  前几年,国美还是如日中天,是家电渠道商里的大哥大,如今也已显露出破败之相。 1月21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将全面撤离香港零售业务,涉及6间门店近100名员工。国美香港关店,已经不能被国美的媒体负责人以战略调整搪塞过去,我们不能不打个大问号,国美怎么了?国美出危机了,而且危机还很严重。危在哪儿?危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很多人愿意把国美看成一个蛮汉,靠拼规模与低价才拼上了老大的位子,当然还不乏向权力的谄媚,总之这种大刀阔斧且血腥的成...

Read more

黄鸣危机处理“无招”变“有招”


  在各种危机避无可避的今天,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仅要掌握企业经营之道,还要练就一身危机处理的功夫,才可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企业。

  最近,因为第三次上市计划搁浅和山东省副省长黄胜被双开存在“时间点”(前后相差仅四天)、“地点”(黄胜曾在德州任职,皇明太阳能总部在德州)上的重合,皇明太阳能的创始人黄鸣陷入一场舆论漩涡之中。

  人们纷纷爆料,黄鸣和“黄胜案”有一定的牵连——“黄胜在德州任职期间,黄鸣以低溢价拿地,并获得较多行政支持”、“黄鸣和黄胜...

Read more

企业“快模式”的危机


  从籍籍无名者,到一名天下,需要多少时间?不同企业的答案“各有长短”。也许需要数十年的筚路蓝缕,也许突飞猛进寥寥数年就可以实现。

  当一些企业在创业之路上爬行或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时,另外一些企业却以奔跑或飞翔的速度将同行远远抛在背后。与前一种企业相比,后一种企业用速度缔造了“快品牌”的奇迹。

  所谓快品牌,就是指那些发展快速、在短短数年就能够从默默无闻的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导品牌。中国企业中不乏快品牌,其中一些还是如雷贯耳。虽然身处不同的行业,却都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或发展过。

  在“迅速蹿红&rdq...

Read more

人力资源危机:东方航空返航事件的冷思考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等地共18个航班,飞到目的地上空后,又返回昆明,导致乘客大量滞留。18名飞行员集体罢飞,折射出航空业人力资源危机,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事实上,沸沸扬扬的3月31日的“罢飞事件”绝非第一例,仅2008年就出现了多次罢飞事件:3月14日,上海航空四十余位机长同时报请病假;3月28日,东星航空11名机长集体“告假”……飞行员罢飞事件是劳资纠纷的一个表现。劳资出现矛盾,飞行员呼吁无效,则以“罢飞”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事实上的抗议。除了罢飞,辞职是飞行员&l...

Read more

联想换帅:避免了一场重大人事危机


  柳传志义不容辞重掌联想,杨元庆理所当然再接过CEO的职位,艾丰老师不遗余力为柳传志出山“呐喊助威”,甚至超过一半的新浪网友不约而同看好联想的这次人事变动。终于,这场已延续2个月的杨元庆离职风波以如此结局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联想换帅,终于避免了一场重大人事危机。

  去年12月底,媒体传出杨元庆即将离开联想。为此,我在一篇《杨元庆的危机将会演变成谁的危机?》的博客中写提出疑问:

  倘若杨元庆果真下课,那么即将迎来“为联想服务20周年”纪念的他终将何去何从?而杨元庆的危机对联想而言,会产生什么影响?整...

Read more

奥凯法人治理结构之殇


  随着经济寒冬的加剧,航空业的天尤其是民航的天变得更加不明朗,飞行员短缺、劳动力成本上涨、油价波动、遭遇融资瓶颈、金融海啸导致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群起而攻之,把民航拖入步履维艰的困境。欠费、向高层求救、无薪休假等成为他们在泥沼中不断挣扎的具体表象,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停飞”最先贴在在国内首家起飞的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身上。

  有不少认为,奥凯停飞根本原因在于遭遇金融危机的寒流。的确,奥凯“停飞门”事件,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确“功不可没”,使得奥凯的资金链发生危机。不过,内伤比外伤更能致...

Read more

危机营销策划:三鹿品牌大抄底


  最近,财经作家《奔腾入海》作者吴比请我为他的新书《大抄底》一书写序,我欣然答应。

  这是一本有关在合适的经济低谷期,以低价收购资产的财经书,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金融家、实业家、某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危机时刻,以令人震撼的抄底技术改变了个人、企业与国家的成长基因,不断实现质的飞跃,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神话。这是一本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书,让我在阅读中,不禁联想到时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三鹿品牌。

  因为三聚氰胺,三鹿品牌一落千丈,最终被三元以六亿多元收购,其优质厂房、熟练工人和渠道等尽收三元囊中。三鹿的优质资产成为三元做大做强的利刃,而三鹿品牌却似乎成了鸡肋,&l...

Read more

乘客拦飞机事件中危机管理的“破窗效应”


  在中国,只要你搭乘过几次飞机,不用次数太多,几乎都会享受到航空公司的糟糕服务,最常见的就是飞机晚点、航班取消。作为中国民航的老主顾,我亲身经历的飞机晚点事件就不胜枚举。

  乘客们经历得多了,除了无奈之外,似乎也越来越缺乏耐心。冲动之下,有些人就采取了过激行为。

  4月11日,出于对深圳飞往南京的航班先是备降上海后又被取消的愤怒,28名乘客冲上机坪,阻挡了一架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航班。2天后,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受天气影响,广州白云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部分乘客又冲入机场停机坪,其中还有人躺在停机坪上,阻挡车辆通行。

  要说,无论中国民航,还是其他国家航空公司,由于天气...

Read more

低舆商,让达芬奇丢了“市场密码”


  自从2011年7月央视曝光其天价家具“洋品牌”涉嫌造假引爆信任危机以来,经过数月时间,达芬奇公司已经从高贵神坛上跌落:产品销售下降80%,早已筹备完毕的上市计划泡汤。

  12月26日晚,“第五届(2011)中国家具行业年度总评榜”颁奖典礼上,“2011年中国家具行业十大新闻”中,“达芬奇事件曝光”又居首。

  落得今天这般田地,与其说是达芬奇身份造假被曝光导致,还不如说是其董事长潘庄秀华的低舆商造成的。

  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出现突发性负面新闻,陷入舆论包围之中,如今...

Read more

唐骏和李开复,谁的舆商更高?


  中国有句俗语叫“人怕出名”,怕树大招风。其实,在我看来,人出名倒不怕,怕的是被打假斗士方舟子盯上。

  最近,在“打工皇帝”唐骏之后,Google前中国总裁、“青年导师”李开复也被方舟子放在“打假显微镜”下检查了一番。谁知,还真还检查出了问题。11月22日,方舟子在微博上,对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26岁担任副教授的经历提出质疑。

  不过,同样被方舟子指责“造假”,且两人的经历确实都有不实之处,与唐骏“身上布满了弹孔”的结局不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