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诉我们,众生愚痴,不明白自己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大妄想里。明白这一点(悟),再从根上把妄想的杂草连根拔起(修证),就是走在觉醒的道路上。可是我们偏偏在精心照料这片杂草,还给她浇水施肥,让它越来越缠绕不清。我们生活在一个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我认为,这句话在某个方面诠释了上面那句话。如果做不到连根拔起,起码也要明白过来,不再去滋养这片心灵的杂草了!
...
作者文章归档:吴嫦霞
佛陀告诉我们,众生愚痴,不明白自己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大妄想里。明白这一点(悟),再从根上把妄想的杂草连根拔起(修证),就是走在觉醒的道路上。可是我们偏偏在精心照料这片杂草,还给她浇水施肥,让它越来越缠绕不清。我们生活在一个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我认为,这句话在某个方面诠释了上面那句话。如果做不到连根拔起,起码也要明白过来,不再去滋养这片心灵的杂草了!
...
近来忙于实习,不觉中没上价值网已有月余。
相应地,近来看的书也少了,真是该打!
一日同友人闲聊,他提到,中国古籍中实有一些书是极其经典的,古人讲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书,小用可以修身,大用可以平天下,并不随时代的变迁而陈旧。相反,时代越久远,越显现出它们的智慧来。
余甚好奇,问之,告之如下:
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
黄帝内经,医家经典;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家经典;
尚书和礼记,儒家经典;
六祖坛经,佛家经典。
今人不学古文,想要看懂这些书已有难度,不过还好有历代大师讲解,总算为我们开了一条探索经典之道。六本书中,我只学过一点《老子》,看过一本南怀瑾先生的...
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是笔财富,却不懂得如何挖宝。愚以为,读书有三个境界,身心意也。身是身体,心为心灵,意乃意识。多数人读书只达到了最下的“意识”境界,甚至连这境界都没达到。
现代人读书常犯一些毛病,比如追求刺激,从众心理,好大喜功等。
爱看小说,追求情节丰富刺激,看完拉倒;喜欢让别人推荐,“名书”就翻一翻,而不管看后到底有没有收获;动辄捧回来一堆厚厚的书,每本书都只翻了个“前言”……陶潜有语:“好读书,不求甚解”,乃是不去在一字一句上花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