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乐良才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生

科学无禁区,技术有责任


摘要: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和创新,科学无禁区是人类探索真理的客观要求。技术的责任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伦理要求,对技术的发展起到评价、选择、调节和控制作用。将科学无禁区与技术有责任相结合才更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从而增进人类的福扯。

关键词:科学;技术;责任;自然辨证法

 

一、引言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科学与技术合称为科技,但是科学与技术其实是有区别的。关于科学的定义,学术界与理论界并尚达成共识。正如Max Charlesworth所说“什么是科学?如果没有人问我,我还知道;但当我要向...

Read more

经济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摘要:我国物流企业乃至整个物流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方面还显得很稚嫩,整个物流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差。本文选取了19911月至20112月我国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月度数据,运用多参数指数平滑法,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定量分析显示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造成了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公路货运量和铁路货运量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全球经济危机;物流业;Holter-Winter季节乘积模型;传导机理

1章 绪论

...

Read more

理性认识中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


摘要通过对税收与GDP总量与结构的层层剖析,利用税收GDP相关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进行理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税收体制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下,由于税收与GDP本身的特点,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必然存在。

关键字:税收收入、GDP增长率

、问题提出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通道,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达到73210.79亿元,是1994年的14.3倍。从1997年开始(见图1),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一直高于GDP的增长平均增长率达18.47%近两年增长趋势尤为明显,2010年税收增长率达到23%...

Read more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读后


读《政治经济学概论 []萨伊

——1997年商务印书馆第2次印刷版

 

 

 

一、萨伊的生平

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年生于法国里昂,1776年入私塾,塾师是一个意大利来的新教徒,饱受本地的主教压迫,未及一年即辍学,举家迁往巴黎,在父亲开设的银行里当学徒。1786年,到英国学习。1787年,加入法国人寿保险公司,从一个董事那里首次接触到《国富论》。开始发表一些文学作品,其后数年在文艺界确定了一定的知名度。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Read more

匣子思维


    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本能与人的思维决定的,而行为的结果又反过来对人的思维进行强化。而人的思维又是由人的本能和经验所决定。所以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若一个人长期将自己设定在一个思维范围内时,他会以这样的固定思维去做事,然后行为的结果又不断的强化这样的思维。这种思维便在这样一个思维范围内不断的循环深化。

    这个思维范围就像一个黑匣子。人将自己关在这个匣子里,然后透过匣子去思考问题,去采取行动,而行动的结果又不断的强化这个匣子。我把这种思维方...

Read more

无为有为:关键词一 —— 责任


伊甸园是上帝精心设计的一件最满意的作品。伊甸园中的一切都是出自上帝之手,上帝创造了它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亚当和夏娃所犯下的原罪,上帝让他们的子子孙孙用一辈子去偿还。上帝说,你们是有罪的,所以你们要用你们的灵魂来赎罪,赎完了我就让你们上天堂。末日审判的主宰也是上帝,可是谁来审判上帝呢?如果要说原罪,真正的原罪应该是上帝!阿门,请原谅我的大言不惭。

不管是谁,至少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起码的责任心。我们衡量一个人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否承担责任,一个逃避责任的人注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与责任相对的角色。责任和角色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什么样的角色就有什么样的责任与之相对。要明确怎样的责任就...

Read more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茏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古远的风吹过楚天之际,天地苍茫,...

Read more

这一刻,回首——一个异乡游子的心声


2008512日,

记住这个沉痛的日子,永远。

这一刻,祖国西南——四川,遭遇里氏8级地震。

这一刻,天旋地转,地裂天崩。

这一刻,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一刻,生灵涂炭,烈火焚天。

死亡、恐慌、绝望顿时吞没了我百万同胞。

 

这一刻,远在他乡的四川游子,眼看亲人在绝望中挣扎求生,却无能为力,这一份心情,怎样形容在我面前是一个肆虐的旋涡,我的亲人,他们在里面向我伸手求救,可是,我用尽全身力气也抓不到他们的手,抓不到。然后他们就这样在我面前一点一点地淹没,水面上那只僵硬的不肯放弃的手在我梦里,将我缠绕,窒息。地震,你还不如把我一起...

Read more

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是什么呢?先看两首著名的偈子:

 “身为菩提树,心为宁静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

 “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

前一首偈子是修行的境界,后一首是佛的境界。(神秀大师是六祖慧能的师兄)

 

小乘佛学,对于人生世界的观点,如一般宗教,纯粹从出世思想的立场,看世界,是一个痛苦烦恼的世界(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取苦为乐);看人生,是一个悲观罪恶的人生(生、老、病、死、求不得、...

Read more

佛是一种境界


首先我想说,佛学不是迷信。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到的“缘起性空”,其实就是人人皆有菩提心,人人皆是佛。每一个众生的本性澄清湛寂,悟到了这一点叫做觉,觉悟的人就是佛。佛不着一相,不住一相,不著一相,其实是说一种境界。一种什么境界呢——涅pan。“涅pan”不是“死亡”,是超越时空、超脱生死,不被尘世烦扰的境界。

 

一提到佛学,人马上就想到“四大皆空”、“遁入空门”什么的,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没有。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