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中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


摘要通过对税收与GDP总量与结构的层层剖析,利用税收GDP相关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进行理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税收体制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下,由于税收与GDP本身的特点,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必然存在。

关键字:税收收入、GDP增长率

、问题提出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通道,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达到73210.79亿元,是1994年的14.3倍。从1997年开始(见图1),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一直高于GDP的增长平均增长率达18.47%近两年增长趋势尤为明显,2010年税收增长率达到23%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于:⑴税收高速增长是否正常;税收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的原因;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⑷税收应保持怎样的增长速度才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等。但是,至今为止对于以上问题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均未达成共识。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2010

现有文献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持续高于GDP增长率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承认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然后沿着这条思路深入剖析了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例如,米建国[6]将税收高速增长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基础坚实、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征管水平提高、诚信纳税意识增强、除费正税等。吕冰洋等[7]建立税收增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税收增长的原因,认为征管效率的提高对税收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作用尤为明显许宪春[5]认为我国税收的快速增长除了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政策调整和征管力度几个方面的原因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原因如产业结构升级、外贸持续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好转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所有制结构的优化以及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等。第二种思路,则认为我国税收收入实际上并没有超GDP增长。例如,贾康等[2]认为近年我国税收的快速增长,主要来加强征管和许多一次性因素的作用若去掉临时性因素(各年不同),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是大体一致的。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沿着第一条思路,通过对税收与GDP总量与结构的层层剖析,利用税收GDP相关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进行理性分析。本文认为,在现有的税收体制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下,由于税收与GDP本身的特点,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必然存在。

二、税收与GDP的相关性分析

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段期间(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额,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为可以表示为:

GDP=C+I+G+(X-M)………………………………………………………………………(1

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X代表进口,M代表进口。税收是指一国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收入分配所获得的最终产品的总额,用公式表示为:

………………………………………………………………………………(2

其中,T代表税收总额,代表计税基础,表示税率。从公式(1)和公式(2)可以看出GDP和税收收入的计算方法是不一同的,用GDP来衡量税收收入是不准确的。但是经济是税收的源泉,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将GDP看做是税收收入的“计税基础”,用宏观税负)来表示“税率”。那么,税收总额的公式可表示为:

………………………………………………………………………………(3

两边求对数,求全微分,可以得到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式:

………………………………………………………………………(4

根据(3)式和(4)式构建两个回归模型:

模型一:

模型二:,其中表示税收收入增长率,表示GDP增长率。

利用OLS法对上述两个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一

模型二

Variable

Coefficient

-6463.432

0.195

7.292

0.844

Std.Error

398.964

0.002

2.598

0.184

t-Statistic

-16.200

94.792

2.806

4.574

R-squared

0.998

0.636

F-statistic

8985.649

20.925

1.回归使用的软件是EVIEWS6.0

从模型一可以看出,GDP对税收收入的拟合度十分好,GDP可以解释税收收入的99.8%,说明我们用GDP来衡量税收收入是可信的,得出的宏观税负的估计值。从模型二可以看出,GDP的增长率对税收收入增长率的拟合度并不十分理想,其可信度只有63.6%,说明模型二中遗漏了其它重要的解释变量,根据已有的研究我们知道这些变量包括:税收征管效率、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效益等。下面本文将从(1)式(2)式出发对于税收收入增长率超GDP增长率进行近一步的分析,包括:①不同计价法下GDP与税收增长的关系产业结构特点对税收增长的影响③外贸进口对GDP和税收的影响;④税种结构对税收增长的影响⑤税收政策调节的影响等。

(一)不同计价法下GDP与税收增长的关系

GDP有两种计算方法,即现价法和可比加法。现价法以本期的价格为基础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第i中商品的即期价格;而可比价法以基期价格为基础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第i种商品的基期价格。而税收收入都是通过即期价格计算得出,因此我们在比较GDP增长率与税收增长率的时候应该以现价为基础计算,如表1所示:

1 20012010GDP与税收收入增长情况表

可比价GDP

增长率(%

现价GDP

增长率(%)

税收增长率(%

税收弹性1

税收弹性2

以现价GDP

计算的税负(%

2001

8.30 

10.52 

21.62 

2.60 

2.05 

13.95 

2002

9.10 

9.74 

15.26 

1.68 

1.57 

14.66 

2003

10.00 

12.87 

13.50 

1.35 

1.05 

14.74 

2004

10.10 

17.71 

20.72 

2.05 

1.17 

15.12 

2005

11.30 

15.67 

19.09 

1.69 

1.22 

15.56 

2006

12.70 

16.97 

20.94 

1.65 

1.23 

16.09 

2007

14.20 

22.88 

31.08 

2.19 

1.36 

17.16 

2008

9.60 

18.15 

18.85 

1.96 

1.04 

17.27 

2009

9.20 

8.55 

9.77 

1.06 

1.14 

17.46 

2010

10.40 

17.69 

23.00 

2.21 

1.30 

18.25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2010

由表1可知,现价法计算的GDP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可比价法计算的GDP增长速度,说明物价因素对GDP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对比关系用税收弹性来反映,税收增长弹性=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1中,税收弹性1表示可比价计算的税收弹性,税收增值弹性2表示现价价法的税收弹性从表1中可知,现价法下的税收弹性明显低于可比价下的税收弹性,说明当税收和GDP均考虑物价因素时,税收相对于GDP的增长要缓和的多。以2010年为例,可比价下税收弹性1高达2.21媒体经常报道的税收增长超GDP两倍,但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和税收弹性2仅为1.30说明税收增长只是略高于GDP的增长。因此,在比较税收增长GDP增长时,应首先剔除物价因素影响

另外,由表1可知以现价GDP计算的宏观税负的实际值与模型一估计出来估计值是大体吻合的。

(二)产业结构特点对税收增长的影响

GDP可以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总额加总求和,其计算公式为:,其中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总额。GDP增长率也可通过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加权平均求的,其权数为各产业产出值与GDP总额的比率,即,其中表示权重。三个产业中,一般情况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较快,第一产业增长较慢,而二、三产业往往又是税收的主要贡献行业。因此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税收产生影响。运用现价法对GDP和各个产业的产值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2 20012010年三大产业增长情况

GDP增长率(%

第一产业增长率(%

第二产业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长率(%

2001

10.52 

5.60 

8.68 

14.59 

2002

9.74 

4.79 

8.86 

12.48 

2003

12.87 

5.11 

15.84 

12.24 

2004

17.71 

23.19 

18.37 

15.28 

2005

15.67 

4.70 

18.53 

16.04 

2006

16.97 

7.23 

18.40 

18.20 

2007

22.88 

19.08 

21.32 

25.74 

2008

18.15 

17.73 

18.42 

17.95 

2009

8.55 

4.52 

5.80 

12.71 

2010

17.69 

15.07 

18.99 

16.92 

平均

15.08 

10.70 

15.32 

16.22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

由表2可知,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且与GDP总的增长率接近。为了进一步分析三大产业增长率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假定三大产业当期的增加值分别为:GDP的增加值为i=1,2,3)分别表示三大产业的贡献率;三大产业的平均征税率为表示当期增长的税收表示税收弹性,其值越大说明税收较GDP的增长越快。由以上假设条件可得到如下等式:

……………………………………………………………5

…………………………………………………6

………………………7) 

由(7)式可知,税收弹性受三大产业贡献率产业平均税率高低以及税负的倒数的影响。2001年至2010年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如表3所示。

3 20012010年三大产业的贡献率

第一产业产业贡献率(%)

第二产业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产业贡献率(%)

2001

5.1

46.7

48.2

2002

4.6

49.7

45.7

2003

3.4

58.5

38.1

2004

7.9

52.2

39.9

2005

5.6

51.1

43.3

2006

4.8

50.0

45.2

2007

3.0

50.7

46.3

2008

5.7

49.3

45.0

2009

4.5

51.9

43.6

2010

3.9

57.6

38.5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

由表3可知,第二和第三产业在贡献率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几乎占到整个贡献率的95%而且第二和第三产业又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即t2t3相对t1来说都较高。因此,税收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情况,以及在两个产业的税率高低状况。由表1知税负呈现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其倒数逐年下降,因此税负对税收弹性有负影响。由(7)式可知,在税收政策和税负一定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税收弹性的大小。

(三)外贸进口对GDP和税收的影响

在采用“支出法”的GDP核算中,GDP=C+I+G+X-M),外贸进口额MGDP核算中是减项,进口额越大对GDP的贡献越少;但是体现在税收上则是加项,进口越多进口税收增长就越多。由表4可知,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幅度较大平均为20.4%,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约为13%,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容忽视。2010年增长尤为明显高达35.72%,超过GDP增长的3倍多。2007年为例,一般贸易进口增长27.4%,进口税收增长23.9%。经测算,2007年外贸进口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约0.4个百分点,而进口税收拉动全国税收增长3.1个百分点。

)税种结构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分析

由(2)式可知,税收增长的变化除了GDP的影响外还受到其自身结构的影响。不同税种收入在总税收收入中占的比重不同,其增长速度对整个税收增长的影响也不同下面利用2006年至2010年主要税种的占比与增长情况分析税收增长的原因,见表4

4 20062010年主要税种占比及增长情况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增值率(%)

占比(%)

增值率(%)

占比(%)

增值率(%)

占比(%)

增值率(%)

占比(%)

增值率(%)

占比(%)

税收收入合计

20.94

100

31.08

100

18.85

100

9.77

100

23.00

100

国内增值税

18.46

36.73

21.00

33.91

16.33

33.19

2.69

31.05

14.13

28.81

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17.69

14.27

23.90

13.49

20.09

13.63

4.58

12.99

35.72

14.33

国内消费税

15.42

5.42

17.03

4.84

16.38

4.74

85.39

8.00

27.52

8.29

营业税

21.18

14.74

28.34

14.43

15.86

14.06

18.19

15.14

23.78

15.24

企业所得税

31.73

20.23

24.71

19.24

27.30

20.61

3.23

19.38

11.33

17.54

个人所得税

0.17

7.05

0.30

6.98

0.17

6.86

0.06

6.64

0.22

6.61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2010

由表4计算可知,5年中税收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20.73%,其他各项税种中增长较快的有国内消费税、营业税和进口环节的消费税和增值税,增长率分别为32.35%21.47%20.40%。增长较快都都属于流转税,虽然增值税平均增长率不高为14.53%,但是其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占比较大,对税收总收入的影响依然较大。

国内消费税是增长最快的税种,由于消费税是以特定征税对象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这些税收都是对同一征税对象的第二次征收,在税收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不会因此对GDP重复计算。这类的税种除了消费税以外还有资源税、车辆购置税、城建税等。这类税种的征收是税收和GDP增长不同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这类税收增长较快必然会引起整个税收相对于GDP的增长速度加快。

三、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性地认识税收收入超GDP增长。首先,税收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是一致的,用GDP来衡量税收收入是可信的;其次,由于税收与GDP的计价方式、各自的构成与结构等不同,导致了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最后,如果上述因素继续存在或者没有大的调整,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就必然存在。

本文仅从税收收入和GDP本身的特点进行研究,并没有涉及税收和GDP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制度、税收人口红利等。对于税收和GDP之间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进行相关研究也需要不断跟进。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月第5次印刷;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5)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月第1次印刷 ;

[3]吕冰洋郭庆旺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P76-90

[4]杨斌,对税收与GDP应同步增长理论的质疑[J],税务研究,20089月刊,总第280期,P3-6

[5吕冰洋李峰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J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P29-36

[6高黎聂华林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P78-81

[7杨崇春税收收入增长的原因及特点[J]税务研究2005年第3期,P5-6

[8许宪春税收收入增长与GDP增长[J]税务研究2005年第3期,P11-12

[9米建国中国税收仍会持续高增长[J]中国税务2005年第3期,P18-20

[10安体富如何看待近几年我国税收的超常增长和减税的问题[J]税务研究2002年第8期,P10-17

[11贾康刘尚希吴晓娟等怎样看待税收的增长和减税的主张——从另一个角度[J],中国经济周刊,2002年第17期,P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