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贺永顺

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对口帮扶工作重心下沉


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对口帮扶工作重心下沉

 

     20212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0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还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及相关中央政策方针,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及深化对口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对口帮扶工作重心应下沉到乡村一级。乡村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域,也是这一轮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持续高质量巩固脱...

Read more

当前CPI变化和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浅谈


  目前关于CPI和房地产价格讨论的文章很多,但大多说得比较复杂,不便于政策制定,不便于公众的理解,笔者以一已之见,希望比较简洁地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

  当前CPI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因外汇储备增加而带来的货币投放过多;二是国际上一些基础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国内劳动力工资上涨,造成国内产品价格上涨;三是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部门产品供求失衡;四是相当一部分国有的资源垄断性企业为提高自身利益涨价。

  在上述几个因素中,货币投放过多导致的局部(如房地产)价格上涨,逐步传导至其他产业,以及资源性价格上涨是主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又可以归结为政府推动的过快的且不合理的...

Read more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效果讨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针对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国家提出要防止经济发展由过快转为过热,以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上涨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央银行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并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做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日益开放,所以任何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下面对此做简单讨论。

  一、提高准备金率。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存款准备金达到了创记录的16%,这一罕见的数字,...

Read more

调整政府利益导向应是宏观调控的根本


——从治理体制着手解决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贺永顺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九日

 

        三年前宏观调控不久,笔者即写过一篇《宏观调控到底应调控什么》的文章,主要是给当时“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这样过于乐观的的估计泼点冷水。文章认为,暂时的调控成效,并没有消除造成中国宏观经济不佳的根本原因,取得的所谓“初步成效”也自然是靠不住的。三年来的宏观调控实践证明,当时笔者的这个判断是基本正确的。

   &...

Read more

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

 

贺永顺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谈论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从不同的角度人们自会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人将和谐社会理解为社会成员都和和气气的社会,有的将和谐社会理解为没有矛盾的社会,有的将和谐社会理解为没有差别或是差别很小的社会,也有的将和谐社会理解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也有的以指标的形式将和谐社会进行量化,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的生活质量上提出和谐社会的轮廓,等等。总的一个看法是,人们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差别很大,概念很模糊,以致在实践中人们无法真正进行落实,和谐社会最终也就成了一句...

Read more

“国六条”宏观调控效果甚微!


贺永顺(2006527日)

 

笔者提出这个意见,并不是反对房产宏观调控政策,而是想给寄予很大希望的人提个醒。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意见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现行发布的六条只是技术性的,或者说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没有触及到背后比较复杂的利益关系。笔者认为,如果有意回避背后的关系,而只做一些技术层面的规定,这样的调控注定是不会成功的。国八条失败,在本质上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对于地方政府的不同心,对于房产商的联手抵制等,地于部委之间的不协调,事实上都是在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一个好的政策必须认真地分析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允许他们进行利益的博奕,在各自不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Read more

“国六条”的实际调控效果堪忧!


贺永顺(2006527日)

 

笔者提出这个意见,并不是反对房产宏观调控政策,而是想给寄予很大希望的人提个醒。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意见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现行发布的六条只是技术性的,或者说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没有触及到背后比较复杂的利益关系。笔者认为,如果有意回避背后的关系,而只做一些技术层面的规定,这样的调控注定是不会成功的。国八条失败,在本质上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对于地方政府的不同心,对于房产商的联手抵制等,地于部委之间的不协调,事实上都是在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一个好的政策必须认真地分析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允许他们进行利益的博奕,在各自不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Read more

人民币可能面临较大幅度升值


最近,央行罕见表态,要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这个表态,笔者认为,预示着人民币可能面临较大幅度升值。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藏汇于国”,这个政策在本质上就是政府对汇率的干预,通过限制外汇的民间持有量,来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通常的模式是,国家每获得一美元的外汇,就相应增加一定数量人民币,以便能将这一美元的外汇“买”下来。如果实行“藏汇于民”的政策,一方面意味着国家不再增加一定数量的人民币,来“买”下所获得的美元外汇,另一方面意味着民间...

Read more

改革不可能被停止,但改革应当被反思!


从最近的争论来看,中国的改革遇到了问题,以至于要不要改革也成了话题。人们对于改革的种种争论表明,尽管我们实施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其实有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它。这真是一件可悲也很可惜的事情!笔者想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改革的内涵是什么

本质上讲,改革是一个组织因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的一种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并不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而是自古即有的事情。任何组织或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所以时下人们担心的要不要改革的问题,根本就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总书记和总理出来为要不要改革讲话,拿一个根本无需争论的问题来说事,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滑稽。

我们不可能不要...

Read more

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一点看法


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一点看法

贺永顺

 

    关于中国的宏观调控,笔者想从定性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很多的观点纯粹是个人思考的结果,仅供参考。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困境

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似乎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就像宏观调控伊始,人们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到底是“过热”还是“偏冷”一样,专家学者们现在又在讨论宏观调控要不要继续的问题,是要防止“经济过热”,还是要防止“经济下滑”。有部分学者担心继续调控下去,则可能在下半年出现经济紧缩,很多统计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