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纪燕萍

于1993年赴海南省创业。1994年注册成立“云中君”广告公司。 1999年7月在北京创立北京赛昂咨询公司,现更名为北京赛昂教育集团。 1999年4月,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修EMBA。2004年4月就读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并获硕士学位。2003年8月被评为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2005年CCTV-2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2007年CCTV-1《半边天》栏目先后给赛昂董事长纪燕萍女士做过专题报道。

印度摩天大楼之风比中国更甚


    国内,有关摩天大楼的神话正在一个个被打破。从上世纪初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在纽约矗立起来后,美国雄踞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达百年时间里,摩天大楼总数也只有200座左右,而如今,这一数量即将被中国打破。

    据民间研究机构摩天城市网发布的数据,当今中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已与美国同类摩天大楼相当;5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将超过800座。按高度排列,全球前15座摩天大楼中,中国独占9座。中国各地正掀起一场摩天大楼的盛宴狂欢。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印度已经走在了我们前头。据我所知,印度将在德...

Read more

印度职校缘何比大学更吃香


    中国和印度有很多相同,但同样有许多不同。比如我们正在提早步入老龄社会,可印度却仍然是一个年轻人国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度年轻人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而此时,我们正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用工荒。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拥有众多年轻人的国家,印度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希望通过向年轻人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训,将这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众所周知,以往的印度教育体制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不重视职业教育。结果导致所需技术人员与现有人员不匹配。每年有数百万毕业生走出校门,但并不掌握市场所需的具体技能。随着经济容量的不断扩张,这样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此印度政府正在加速改...

Read more

从刚刚结束的印度高考看印度


    近日,印度全国12年级结业考试结束,这场相当于中国“高考”的考试,绷紧了印度国内所有应届考生和家长的心。然而,考试虽然结束,印度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们仍未能放松心情,因为接下来的大学录取结果才是真正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一关。
   印度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在英国统治时代奠定的。印度的中、小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学校都实行8年一贯制。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可以从一年级一直读到8年级。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从同一个校门口走出来的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高个子的学生已经像个大人,矮个的新生才刚刚五六岁。根据去年4月1日开始执行...

Read more

泄题事件频繁印度学习中国统一高考


    今年的高考尚未开始,但各地作弊和反作弊的较量就已经开始。印度其实也面临着和我们类似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多达10份重要的考卷被泄露。其中包括决定谁能进入“印度管理学院”的普通入学考试试题。
  不断的考题泄露事件,让印度教育部门官员忙着寻找解决的方法,同时忙着为问题起因找借口。但考题泄露带来的还有更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它们暴露出印度高考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对这个体制是否能起到挑选社会精英作用的疑问。
  这是由于印度的高考不实行全国性的统考制度,而由各大学自行出题考试。全国性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中央中考委员会主考,而各邦大学的入学考...

Read more

愿南科大成为中国的印度理工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日前在教育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南科大教改学生是否必须要参加高考”时提到“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等说法。对此,朱清时表示“并不认同”。他说,现有的教育界弊病,跟过去建立起来的教育界的法规中的不足有关系,如果按照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说法,那么中长期教育规划就没办法干了。

当教育部发言人两天前作出上述表态的时候,我还在奇怪朱校长缘何不及时“反驳”,我甚至在想,难道朱校长被南科大诞生过程中的磕磕碰碰给折服了?现在,朱校长终于用他那惯有的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世人证明,诚人他本人,办好南科大还是有一点敢于向权力挑战的骨气的...

Read more

国外如何保证院士增选公正性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对此,工程院人员称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如果抹去工程院院士增选这几个大字,我想,绝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个密密麻麻的提名名单的时候,一定不会联想到这是要增选工程院院士,而误以为是政府高官和央企高管等共同出席的高层会议或论坛。话说回来,当人们知悉事情真相的时候,除了一声哀叹还是一声哀叹——院士候选啥时成了高官(管)俱乐部?

很容易将院士候选成高官(管)联欢归因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毕竟在所有提名名...

Read more

真维斯楼令清华尊严荡然无存


昨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挂牌改名为“真维斯楼”,有网友将照片传至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不少大学生调侃称:“要向清华看齐,争取个班尼路楼来。”据悉,在清华的教学楼当中,被企业冠名的这是第一个。

看到这样的新闻,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先有清华大学成为驰名商标,现在又有清华大学“真维斯楼”,早先令国人无比敬仰的中国最高学府,竟然已经沦落到靠出卖冠名权的田地了。

当然,一栋教学楼本身叫什么名字无关紧要。真维斯楼”也好,“班尼路楼”也罢,只要这些名称和铜臭与下贱搭不上边,就都是好的。可问题是,“真维斯楼”作为一个服装品牌,和清华大学象牙塔的气质(至少在国人的心目中)太不搭调了。

灵魂和尊严...

Read more

印度令大学降级的勇气值得学习


    专升本,系升院,学院扩充大学,普通大学变成综合大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流行的发展模式,而印度和我们却截然不同。

    不久前,印度人力资源部发布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公告:在印度现有的126所“准综合大学”中,将取消44所被发现不符合要求学校的有关资格;勒令另外44所大学予以整顿,整顿期为3年;其他38所被认定合格的学校则可以继续保留其地位。

  印度的大学好比种性制度,也分成三教九流。从性质上说,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目前中央直属公立大学有18所,邦属综合大学200多所,还有126所“准综合大学”。

  从...

Read more

不可不知的印度“三怪”


    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如果有幸到印度,我们就会发现印度有“三怪”(在中国人看来)

    牛粪当燃料。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尤其是乡村,居民普遍将牛粪晒干煮饭。在城市的偏僻街巷,墙上、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像烙饼一样大小的牛粪在晒。晒牛粪作什么?显而易见,不仅居民在用,而且街头烧烤的商人烧的也是牛粪。据说,牛粪烧的食物比柴烧的还要好吃。并且,能这样废物利用,也是印度人民为节约地球资源作出的一大贡献。

 

    牛是天神。一些百姓为了消灾减祸,牵着一头牛,到神庙去许愿,然后将牛放生,不...

Read more

印度入园难丝毫不逊于中国


    在中国,入园难在当前是一个老大难,有的地方上幼儿园甚至比上大学还要贵。相似的是,在今天的印度,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已经发展到学前教育机构了。
  一个印度的朋友告诉我,3年前,一个名叫古普塔的印度人为了让他年仅3岁的小女儿进蒙特福特幼儿园,不得不让女儿参加一个入学考试。但这个幼儿园以成绩不合格为由,没有录取古普塔的女儿。一气之下,古普塔把幼儿园告上法庭。古普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女儿要进的是幼儿园,是一个应该以玩为主的学前机构。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却有那么多负担。让孩子承受这么多是有害的。如果幼儿就能懂得一切,那还要小学、中学、大学干吗?”古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