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有很多相同,但同样有许多不同。比如我们正在提早步入老龄社会,可印度却仍然是一个年轻人国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度年轻人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而此时,我们正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用工荒。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拥有众多年轻人的国家,印度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希望通过向年轻人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训,将这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众所周知,以往的印度教育体制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不重视职业教育。结果导致所需技术人员与现有人员不匹配。每年有数百万毕业生走出校门,但并不掌握市场所需的具体技能。随着经济容量的不断扩张,这样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此印度政府正在加速改变。
印度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培训5亿技术人员的宏伟计划。人力资源部部长卡皮尔·希巴尔2010年因推进印度高等教育改革而声名鹊起。今年,他将实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列为工作重点,大力推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教育体系多样化改革。
印度财政部的官员也都认为,培训足够的技术型劳动力对于保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在其最近公布的2011年国民预算中,印度教育投入将增长24%,达到5210亿卢比(约合115亿美元),其中,职业教育受到重点倾斜。印议会还出台新的法令法规,放宽了外资、民间资本兴办高等教育的门槛。比如,设立工程、管理和建筑学院对土地的要求从1.4公顷减少到1公顷。为了实现迅速扩张,还允许他们直接在现有建筑上增加楼层。而其中一个主要考虑就是让它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在中学,开设职业教育的时间也从十年级提早到八年级。
再来看看我们,近几年来中高等职业院校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大部分学生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绝大多数学生不是因为希望学到一技之长而读职业院校,而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才委曲求全。此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财政投入比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