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入园难丝毫不逊于中国


    在中国,入园难在当前是一个老大难,有的地方上幼儿园甚至比上大学还要贵。相似的是,在今天的印度,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已经发展到学前教育机构了。
  一个印度的朋友告诉我,3年前,一个名叫古普塔的印度人为了让他年仅3岁的小女儿进蒙特福特幼儿园,不得不让女儿参加一个入学考试。但这个幼儿园以成绩不合格为由,没有录取古普塔的女儿。一气之下,古普塔把幼儿园告上法庭。古普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女儿要进的是幼儿园,是一个应该以玩为主的学前机构。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却有那么多负担。让孩子承受这么多是有害的。如果幼儿就能懂得一切,那还要小学、中学、大学干吗?”古普塔的例子在印度并不少见,好多家长正在把自己天真烂漫的小不点们,送进要求极为严格的“强化应考学校”,让这些娃娃背诵诗歌、学习优雅的走路姿势,这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幼儿园的入学考试。
  印度在教育方面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一方面,文盲率高达52%;另一方面,它又拥有亚洲乃至世界有名的精英大学。为了拼命挤上教育的金字塔尖,以取得将来到海外工作赚大钱的入场券,压力由塔尖层层下放,一直压到幼儿园孩子的身上,家长也直接参与到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来。于是,收费惊人的精英学校异常火暴,它们似乎是通向金字塔尖的捷径。
  索妮塔在一个精英幼儿园里工作,同时是位妈妈,她最近也开始面对这类紧张压力,因为她的孩子今年将参加“幼儿园入学考”。每天下午,索妮塔为女儿朗读诗歌,又把孩子带进一个公园,教她一些常见鸟儿的名字。她甚至还主持模拟考,教会女儿应付“一对一”的口试。索妮塔说:“我和丈夫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如今想让孩子进入较好的学校却是难上加难。整整6个月了,我们无法安心陪女儿玩。只要有时间,我们不断地帮她准备入学考试。即使这样,她也不一定能进私立幼儿园。”
  如果孩子一开始不能进入私立幼儿园,以后想当插班生就很困难,也很难进入质量较高的私立学校。因为这些中学实行“幼儿园—小学—中学”制度,自己出题进行入学考试,外校的孩子很难考进。公立学校则往往缺少经费,学生很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或找到好的工作。高中毕业生们必须通过一系列更难的考试,方能在印度的精英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