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的经济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两条路径泾渭分明,前景更是完全不同。何去何从,正是本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未来中国的方向,是当前许多经济学家甚至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市场化的正确方向,并取得了推动经济高速成长的巨大成就。但是21世纪初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选择,改革似乎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面临选择。
未来十年...
作者文章归档:吴敬琏

经济学家 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经济委员会 副主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高级研究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 核心教授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 首席经济学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国际顾问理事会理事
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
1983年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ISPS)从事客座研究。
1984年到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
中国经济的未来方向
摘要: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的经济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两条路径泾渭分明,前景更是完全不同。何去何从,正是本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未来中国的方向,是当前许多经济学家甚至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市场化的正确方向,并取得了推动经济高速成长的巨大成就。但是21世纪初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选择,改革似乎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未来十年,在继...
体制障碍致地方官员对GDP畸形关注
这个题目我考虑了一下,稍微做了一点改动。题目的第一个部分讲重启改革议程,这就是刚刚我说的最近我迎接十八大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分析了我们30年来改革的历史,提出我们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重启改革。我们现在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办法解决,就是重启改革。
这个题目第二个部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最好淡化,每个企业都有一个牌子在上面,属于是国有、公司化的、民营的、私营的,应该淡化,这样好不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首先看一看现在面对什么问题,可能天津的情况跟全国的情况不一样,企业的发展不管是哪一种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相当大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在哪里,有...
面对转型的变革时代
今天欢迎诸位同学成为新的中欧人,我讲的题目是叫面对转型和变革的时代。
中国这么一个3亿人口的大国,真可以说是一个重载列车,它经过30多年的高速度的飞驰,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在我看来是一种趋势性的减速。应对这个趋势性的减速,我们就面对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为了应付这些挑战,现在中国经济它面临着两个最大的问题。
问题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问题二:经济体制的变革。
这个转型和变革,会对我们每一个企业家提出很多很重要的要求,所以我们面临着这么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样一个历史的时刻,诸位能够到CEIBS来进行学习,这是一个提升大家的思想水平...
在市场指引下因势利导
造城运动的苦果
从世纪之交开始,许多省级、副省级城市大量征用城市周边农民的土地,大拆大建,用“摊大饼”、平面扩张的方式推进城市化。
十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反复提出中国城市化中的效率问题,可惜这些意见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造城运动”却从省级、副省级城市扩散到地级乃至县级城市。全国各地超豪华的酒店宾馆、办公楼、政府大厦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这种比拼造大城的运动造成了种种消极的后果:“摊大饼”式的“造城运动”极大地浪费土地资源;“双重二元结构”拉...
政治改革,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
未来中国的方向,是当前许多经济学家甚至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未来十年,在继续完成市场经济改革任务的同时,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改革,既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每个公民的根本利益。在这样的问题上,容不得有半点犹疑。只有打破阻力,奋力过关,才能实现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十二五”(2011-2016年)规划重新提出“顶层设计”的问题,其实质是明确未来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还是国家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顶层设计&rdquo...
城镇化效率问题探因
最近几年,中国的城镇化或者说城市化在加速,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目前,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但是和中国的整个经济发展一样,城镇化也存在着一个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建设浪费的资源太多,城镇化的代价太高;另一方面,建成的城市结构不合理,运营效率低下,降低了城市工商业的竞争力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效率低的种种表现
从世纪之交开始,许多省级、副省级城市大量征用城市周边农民的土地,大拆大建,用“摊大饼”、平面扩张的方式推进城市化。
十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反复提出中国城市化中的效率问题,可惜这些意见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
城市化最大问题是效率低下
摊大饼式推进城市化,导致宝贵土地资源大量浪费,而且城市的专业化水平很低,城市运营效率低下
我国城市化在加速,现在从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直到地级、县级城市,都在建造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但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就跟我们在整个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样,就是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首先,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中国是一个土地短缺的国家,但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城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线
《21世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吴敬琏:目前对于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众说纷纭。近代以来,各国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主要靠资源投入(包括投资和劳动力投入)驱动的增长,另一种是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增长,也称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或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增长模式或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就是从前一种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根本的原因,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起,中国就从苏联承袭了斯大林...
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献纪录片《大国崛起》开篇说,“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也就是说,发挥我们的“后发性优势”,向先行国家学习,从而少交学费,少走弯路,缩短现代化的行程。在各国走向繁荣昌盛的过程中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对这些共同因素的偏离,不论这种偏离朝向哪个方向,总会招致逆转和挫折。通观500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些共同的要素大致包括以下这些:(1)确立了自由市场经济制度;(2)建立了法治;(3)实行宪政民主;(4)保证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5)“橄榄形社会结构”的逐步形成。以下分别对这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