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代雪峰

公告    我的私募基金 —————深圳市旗隆投资管理公司    我的海外基金————— khan investment co.ltd    我的新浪博客圈———— 请加入私募基金圈    一生只选择正直、诚实、守信、热爱生活的人为伴。 -----代雪峰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变成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Warren E.Buffett

警惕大宗商品下跌引发全球股灾


  近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创出近10个月新低.而同期道琼斯指数却相对顽强.在国际国内股市下跌得以暂缓时刻,大宗商品价格却开始杀跌之旅.

  是什么原因让投资者要卖出原材料或半成品呢?难道全球真要再次经历二次危机?

  真是熊途漫漫.

  大宗商品值得重点留意有三点

  一是自今年2月以来,全球商品指数与全球股票市场出现背离.历史上每当出现长达几个月的背离之后,往往会出现一轮大幅度的同向下跌.从经济学原理来讲就是当企业还在保持盈利时,企业生产却相对停滞,原物料价格因厂家生产减少,需求不旺而持续下降.最终因生产企业亏损进一步减少采购而出现股票价格与原物料价格同步回落寻找...

Read more

股指期货交割日附近的屠杀


  本周是9月指数期货交割的最后一周.出现如昨日那样眼看离创新低只有2个点,指数却突然出现惊天逆转,在20分钟之内,从下跌1.2%转而上涨0.5%,这样的事情也很为正常.

  毕竟本月合约多空双方已经杀红眼,谁都不愿主动转仓进入下一个月.哪怕只剩最后的两个交易日.

  这样的事情曾经在6月中旬那一周的6月合约出现过.

  当时的情况也是当月合约邻近交割依然少有人转仓,其后空头在最后几个交易日大获全胜,指数连跌几天.而多头则是在7月组织起像样行情,出现一轮今年少有的上涨,直到7月23日动车撞车才结束.

  本次又出现这样的多空搏杀.是否会又如6月中旬一样出现交割日附...

Read more

极度萎缩的成交量会否引发变盘


  市场继续下跌,今年上半年备受公募追捧的水泥成为此轮下跌的灾区.熊熊气焰似乎世界末日要来临.

  下跌中有两个现象值得留意.

  一.成交量连续三个交易日极度萎缩.

  上海市场单日成交金额连续三个交易日小于600亿.翻阅历史,不难发现上一轮连续缩量在600亿之下是2010年6月底,其后经历短期暴跌后,底部于10个交易日内出现.

  这一次缩量运行已隔上一次缩量运行有1年2个月.在估值也位于历史底部的时代,能否出现一轮真正牛市.值得观察.

  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社保基金接货美国人在香港市场的抛压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香港...

Read more

真涨还是假涨


   周一市场下跌,抄底的人群希望能够抄个漂亮底部.果然,周二股市翻转向上,临近收盘时更是大幅拉升,上涨1.52%完胜空头.股指期货更是在15:00---15:15期间继续上行0.5%以上涨1.92%收盘.

   俺没进场,继续干等.

   仔细回顾一下今日盘面.

  早盘,因外围股市昨晚小涨,刺激国内金融股高开高走带动股市上行.后续上涨乏力维持震荡格局.

  奇怪的却是在下午2点30左右.连续多日下跌的水泥股放量反弹,将指数拉回早盘最高点.临近收盘前15分钟,中石油突然发力.中石化助攻.两个指标股直接将股市带到全天最高收盘.

...

Read more

美国朝欧洲开炮


   昨晚西方国家股市再次大跌,一些人认为是美国数据低于预期,我更多倾向于认为“西方国家开始内讧,美国在朝欧洲开炮”。是一场现实的经济战争。

   再来看看,昨晚美国股市开盘就下跌,欧洲各国股市更是暴跌收场。

   为什么?

   西方国家用:“标普评级  VS  FOMC评级”来评价当时市场。名词解释: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 FOMC隶属于联邦储备系统,主要任务在决定美国货币政策,透过货币政策的调控,来达到经济成长及物价稳定两者间的平衡。...

Read more

关门调控的结果可能是价格更高(回首半年糖价调控)


   大陆一直在进行艰苦卓绝的物价控制,回首半年政府对白糖价格的调控可谓甚是努力。政府通过不断抛售国家储备糖,将年初7200元/吨的白糖价格打压到最低6500元/吨。

   甚至市场还出现有趣现象:主产区广西大型糖厂出厂价坚持7150元/吨不调价,市场价一直在6800元/吨徘徊。因买卖双方互不相让一季度糖厂们销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业绩同比下降30%。 

   半年过去了,政府对糖价的稳定效果如何呢?

   实际情况是,政府不时抛售白糖,价格从6500到6800,都比糖厂出厂价格低。可有趣的是,前几日在期货价格6800元...

Read more

7.23高铁事故能让经济决策反省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大陆为应对经济衰退在当年11月推出系列振兴计划,其中尤以基础经济建设为重.

   3年过去,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依然是政治局常委会关于经济部分探讨的主要议题.

   为什么就那么艰难呢?是投资决策体系存在问题?还是政府体制的执行力存在问题?

   时年决定的4万亿投资里重头戏的高铁投资在遭遇2011年7月23日的两车相撞事故后,人们开始思考是否是"播下的龙种,收获的跳蚤" 

   公平点说,高铁投资肯定是正确的,能够明显解决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发展的交通瓶颈.只是人们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有:一哄而上,大...

Read more

基金半年报预示中国经济已经硬着陆


   不少经济学家和官员们最近在谈论中国经济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问题,并在不断的调整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试图让经济尽快健康.并称要防范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要我看,中国经济已经硬着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被活生生摔在地板上.

   您或许会说,我错了.

   那么,请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基金经理们,机构们的行动是什么?您就明白我所说的已经硬着陆的观点了.

   根据刚公布的共同基金半年报数据,基金们最新增持最多的竟然是"酒".大幅减持制造业.

  看来,全中国人民都已经在痛苦中煎熬,不得不不时的来一口"酒"以缓解疼痛...

Read more

高铁撞车让政府开始休克疗法


  7月23日动车撞车事故发生,其后大陆舆情沸然。

  我等旁观者无不看得心惊胆寒,更有股东来短信建议:“今后在国内出行考察上市公司,不要乘坐动车”。彼时我因腿伤尚卧床不能动弹,回信曰:“160公里时速以上动车坚决不乘坐。”

  今日晚间,见国务院10日的常务会议新闻,大意为:暂停审批新的铁路建设项目,高铁降速。

  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新闻,若结合大陆国民对高铁撞车以及事后处理过程的看法,就能明白政府作出以上决定必然是经过一番详细考虑后的决策。

  这是否意味着经济硬着陆后的中国,开始直面经济的痛苦,在果敢采取“休克疗法...

Read more

欧洲债务危机提上议事日程


    美债危机无悬念化解的同时,欧洲主权国家的债务危机却愈演愈烈.

  中国则是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经高铁事件激发后正在逐步丧失.

  环视全球,唯有南亚地区各岛国似乎能独善其身.这里土地面积虽然小,却生活着全球1/12人口,如此丰富的劳动力在美国战略转型的背景下摆出一副替代中国的态势.

  中国似乎正在被世界遗弃.

  回想1998年,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的阵痛后,中国政府在1999年发动一轮人造牛市.指数在创历史最高1558点后,中央新闻联播播音员竟然来教你一个数学新思维"恢复性上涨行情".

  这或许就是中国特色.

  现在的大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