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癸卯岁小满节气中医养生小贴士
陶国水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2023年5月21日,进入小满节气,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开始灌浆、但还未饱满,故称为小满。所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论,它又是一个运气交接的重要节点,自此进入“三之气”时段。
小满节气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小暑至。此时苦菜长得很茂盛,《周书》中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随着气温的升高,阳气旺盛,一些喜阴的植物开始枯萎,随之暑热也即将来临。
2023癸卯年,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分析,该年属于岁火不及,全年气候寒热交错、变化较大。目前进入“三之气”时段(5月21-7月22日,即从小满至大暑前一日),客气为阳明燥金、主气少阳相火,在火热的同时,会出现“凉乃行”,燥热交合,寒温交叠,当燥气旺盛,可出现燥极而泽,则有湿气来临,形成湿热夹杂。发病上,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燥湿相兼之症。除要关注心血管疾病外,还容易出现脾胃、肺系疾病。具体养生上,建议:
顺时起居,调畅情志
此时处于初夏仲夏之间,总的养生原则,还是要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的明训,“夜卧早起”。为弥补睡眠不足,中午可以花10-20分钟打个盹。由于夏季主心,所以更要注意调节情绪、护心、保心,养心安神。
穴位按摩,节气导引
(1)简便穴位按摩 夏季心火旺盛,若出现心烦、失眠、心悸者,可通过按压劳宫穴、内关穴、极泉穴、神门穴等自我调理,每个穴位按压50次左右,以酸胀得气为要,每天1-2次。遇到连续雨水、湿邪侵袭,出现身重、大便黏腻等,可按压足三里、丰隆穴。
(2)摩腹健运脾胃 暑湿多夹杂为患,易阻中焦,出现中焦不畅,腹胀、纳差,大便不爽,建议多揉腹,双手叠加,稍带一点力度,围绕肚脐,顺时针按揉50-100次/日,可于散步时同时进行,边走边按,待有肛门排气为佳。
(3)节气导引坐功:身体放松,盘腿而坐,左手按住左小腿部位,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然后左右交换,右手按住右小腿部位,左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右。左右各做1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五味调和,食饮调摄
中医注重药食同源,顺时而食,又有“岁气”治则,采药食四气五味之性,以纠偏权衡,援岁谷、间谷,以祛邪扶正。食物选择上,除了时令菜,还要兼顾“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的原则,以及岁谷用白(即白色的食物),间谷用黍(即黄小米)的古训。
苦菜:俗话说“小满吃苦,胜似进补”。苦菜,又叫苦苣菜,味辛、苦,归心、脾、胃、大肠经,“气备四时当夏成”,具有清热解毒、安心养神等功效。常人可食用,但尤其适合心烦、失眠、口苦、痤疮、上火等人群。苦菜可以焯水后加入佐料凉拌,也可以配上佐料蒸吃。
瓠子:又叫瓠瓜,属于葫芦科,甘,平,寒,归肺,肾,胃经,可益肾利水、祛湿消肿、止渴除烦、清热解毒。除常人食用外,对于湿热体质,肢体肿胀,口渴,上火人群尤其适合。瓠子可以炒肉片,可以清炒,也可以切成丝做鸡蛋汤或肉丸汤,也可以切细丝配上十三香等包包子,吃法多样,根据个人口味喜好选择。
枇杷:“小枇杷半坡黄”,清人王泰偕在《吴门竹枝词·小满》里写道“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枇杷甘、酸、凉,归脾、肺、肝经,可润肺下气、止渴、润五脏,治疗肺热咳喘,吐逆,烦渴。此时如有口干、干咳、便秘等燥象,可以适当吃点枇杷。也可以用枇杷、冰糖熬成枇杷膏食用。
莲子小米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夏季适当喝点粥,可以生津止渴、益气健脾解暑。取莲子20g(色白属岁谷) 、生熟薏苡仁各20g(色白属岁谷)、黄小米(属间谷)适量、大枣10个 ,另取黄芪 10g、茯神10g(针对岁火不及取《三因司天方》黄芪茯神汤之意),煮水代汤熬粥。组方遵循药食同源,共奏甘淡悦脾,扶正祛湿,以调和岁气之原则。每周食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