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理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同时也是最特殊的一位,目前仅有一款车型在售。
即便是在发布财报的当天,理想汽车高调宣布将在北京车展上推出全新SUV车型L9,但终归离量产上市过于遥远,其可选车款依然可以用“贫瘠”来形容。车型单一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
在理想汽车公布了2021年Q4财报之后,其美股股价就一度跌逾5%。在外行人看来,理想汽车的各项经营数据都呈现出积极态势,似乎已经稳住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可实际上,理想汽车倘若还保持着目前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差异化定位、还是产品竞争力,又或者是实现销量的规模化,都将持续承压,恐怕2022年财报,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看。
投入高却无新车问世,投资者能有多少耐心?
理想汽车在上市之初,打的并非是常规车厂一贯使用的价格牌,而是容易触动消费者支持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牌。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之所以在近几年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就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些弊端得以解决,比如说理想汽车引以为傲的续航能力。
理想ONE作为理想汽车旗下唯一一款车型,它的续航能力一直都是营销卖点,但目前许多厂商都已经在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其优势已经被逐渐削弱了。理想汽车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2021年再次加大了研发投入。
2021年研发费用为32.9亿元,同比增加198.8%研发费用,高涨近两倍的研发费用背后,是理想汽车高薪挖角技术人员的决心。
这对于一家致力成为技术型车企而言无可厚非,但研发人员的加入能否真的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提升,尚且是未知数。
研发经费的持续性增加,在车企中是很常见的,但在尚未扭亏为盈的时候,理想汽车依旧对研发不计回报的投入,无疑会对企业的资金会产生无形的压力。
而且,以理想汽车目前的研发进展而言,其新车款还需要一定时间后才能面世,能否让市场满意也仍不确定,理想汽车这翻倍的研发投入,仿佛在与市场、时间在对赌。
事实上,理想汽车对于研发部门的重视,在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是后知后觉。目前理想汽车引以为傲的续航能力,其实也是基于其特殊的增量编程技术,利用一半汽油一半电池的动力模式作为保障。这也导致理想汽车至今仍饱受非议:理想ONE并非新能源汽车,而仅仅是包装了增程式汽车等新概念而已。
而理想汽车的掌舵人李想也意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研发,因此也对外宣称:在2021年,研发资金投入将达到30亿元的新高度。实际上,理想汽车也确实做到了。
不过在研发费用提升两倍之后,却至今没有任何产出,这对于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只看到了理想的投入,却迟迟没有看到新技术转变为量产车薪,恐怕很难有足够的耐心。毕竟投资者才不会信奉什么“长期主义”,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新季度财报公布后业绩不错,股价却直线下跌了。
质量问题频发,产品竞争力持续下滑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在2021年全年交付量较同期提升177.4%,达到90491辆,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按理想汽车预计的销售量,在2022年第一季度,其预计能交付30000辆或以上,营收额最高能突破到94亿元。
但是,这个销售量是在供应链稳定、产品依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预估的,可在各家车企争相推出新款车型,用各种黑科技打动消费者的时候,理想汽车能否保有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呢?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扶持政策力度下降,消费者们在选购时也会进一步地对比。按最新政策规定,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没有补贴,续航在300-400公里之间降至1.3万元,而拥有400公里以上续航能力的车款补贴仅剩1.8万元。
补贴的进一步缩小,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因为相关政策缩紧会导致消费者购买欲望下跌,而这一部分的缺失就必须由车企本身来弥补,故而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选择了用限时优惠或者保价政策来吸引新客户群体。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对此就轻车熟路,但对于理想而言,它似乎并没有做好这一部分的功课,反倒是想依赖产品自身过硬的实力,来让消费者选择自身。
但遗憾是的,它的产品在近几年饱受诟病,品控存疑、交付期频频延误等等,都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理想ONE这款车型,是理想的主推车款。但在测评机构的眼中,它是存在很多缺陷的:部分车辆的A柱断裂后,安全气囊并未弹出;部分车辆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部分车辆动力电池常有故障报警等等,这些影响驾驶安全的问题,理想汽车至今未给予正面答复。
同时,理想汽车引以为傲的辅助驾驶系统也是问题频出。早在去年5月理想汽车发布会上,高管们就自信满满地宣布NOA导航辅助系统将会在近期正式上线,可直到2021年年末,记者咨询理想汽车公关部,询问NOA导航系统事宜时,得到的回复仍是:系统目前正在研发中。
2021款的理想ONE与之前老款车型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有搭载这一系统,并且2021款在营销推广的时候也强调了NOA智能辅助系统,若无法按时交付,不仅会造成消费者的不满,还容易出现夸大营销被相关部门查处的风险,理想汽车这波操作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并且理想汽车这款NOA系统之所以被消费者们关注,最大的一个诱因就是其是完全免费的。区别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将这类辅助智能系统作为增值服务包,对用户进行收费,理想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是以标配的形式包含在车辆售价中,这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份甜蜜的诱惑。
可智能辅助系统不收费这件事情,对于理想汽车而言,仅仅是暂时性的。因为在后续的跟进中,理想高管们也透露出些许未来计划:我们不能封死说一定不提供软件服务、不需要这方面收入。简而言之,免费只是暂时的、收费是有必要的,只是前期先把市场铺开再收取后续费用罢了。
对于理想汽车这份长远计划,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分析自然是合理的。可对于消费者而言,承诺的免费后续却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收费,这会让其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并且因为系统开始收费,一些原有的小毛病都会被数倍放大,导致市场反弹,这种可能产生的后果,理想汽车又是否有考虑过呢。
车型过分单一,缺芯危机难以应对
理想汽车的车款过分单一的问题,其实早在近年来就已经被市场所不满,理想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也借助财报发布的时机,宣布自己的新车款将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揭秘,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理想汽车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动,此时公布或许为时尚早。
据了解,这款内部代号为X01,正式名字为L9的车款,据公司内部人员称,定价将在50万以上。
既然定价比现有的理想ONE售价高出近20万,那么在配置方面想必也会更加有竞争力:定位大型SUV的L9,依旧沿用油电混合的老套路,选用1.5T四缸发动机,65L油箱配合44.5kWh电池组,预计该车总续航里程将突破800km。
这一堆堆参数放在外行人眼中很是晦涩难懂,但其中透出的深意却不难发现:理想汽车依旧选择油电混合模式来强化自己的续航能力。
可这样钻漏洞的新能源汽车恐怕在一两年后就会被相关政策给”封杀“,讨不到半点好处,因为目前在上海地区,就已经试行相关政策调整了,理想L9如若打算学理想ONE那般,为企业持续供血三五年,那恐怕理想汽车打好的算盘要落空了。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也不得不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缺芯危机。
2月底相关部门发言人称,已经在全力解决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并且情况也有一定的缓解,可对于整体的生产排期而言,还是有一定缺口的。
在芯片交付期再次拉长的情况下,如何能顺利且完善地交付新车,是对理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提出的新挑战。
之前理想汽车对于缺芯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外乎要求消费者减配、延长交付期或者是先暂时不交付某些功能,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每一次推陈出新的时候,若都没有做好充分的交付准备,对于企业而言,可能就是很失败的市场预估了。
结语
理想汽车虽然斩获了二月的销量冠军,但现在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公司已经进入了全面扩张的阶段,如何能在现有可销售的车款上,继续拓展市场份额,目前仍是悬而未决。另一方面则是,研发产出的效率及成果,能否让市场满意仍是未知数。
新车型的推广及后续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理想汽车的愿景固然美好,可市场竞争同时是残酷的,理想汽车如何才能实现规模化的量产交付,依然是摆在理想汽车面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