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双减”这个词,学生们迎来了有史以来效果最显著的一次减负,双减的意义不仅在于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做到有力防控。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这样的数据让人看了不禁对现在的青少年健康十分担忧!
“双减”带来的风波家长刚适应没多久,近期又传出了新消息:“双增”来了。双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近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首次提出了这个词,王登峰表示要落实“双减”政策,而落实“双减”的同时也是在推动“双增”。“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在校期间课业负担减少很多,放学后,也不需要再上补课班,一时间学生空出很多时间,学生和家长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这些时间。
10月2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发言:在”双减“落实的同时,也是在推动”双增“。“双减”是减作业、减补课,这意味着被减下来的时间学生的空闲时间更多了,换一个角度来说,余下来的时间可以用在做其他事情上,王登峰认为“双减”可以带动“双增”。那么双增分为哪两增呢?
◆一增:
增加学生体育、艺术、户外运动和劳动的机会。“双减”减下来的时间用来增加学生在体育活动、美术、音乐等艺术类活动上的时间。
◆二增:
增加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鼓励音体美机构办学,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美育培训。
“双增”政策落地将大大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从而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家长在重视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当体育锻炼,让孩子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减少近距离用眼和视屏时间。
现如今我国青少年近视以及肥胖的数量很多,除了学习压力所导致的,还有就是学生和家长忽略体育锻炼的问题,双减政策下推行双增,学习压力减轻也有时间锻炼,一举两得。
看起来很好的政策,但依然有人提出质疑:有很多家长至今都接受不了补课班关停,并且开始过度担忧孩子的学习问题,一旦没有补课班可上,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双减”落实没多久,紧接着“双增”又被提出,一时间让学生和家长都难以接受,这样的政策真的是在给学生减负吗?
也有家长认为:以前的体育,美术,音乐等非学科课程是学生们用来放松玩乐的,可当这些用来放松的课程开始变得重要,甚至是纳入考试之后,学生的学习压力会不会更大呢?尤其是体育分值在中考里的比重不断提高,而有关部门又提出2022年实行美育中考以后,不少家长担心学生的学习压力更重了,从前只要把语数外这些学科学好就行,现在还要兼顾美育和体育,尤其是当学生不擅长这些科目需要培训的时候,又是一大笔开支。
但也有人认为“双增”政策是双减的延续和补充,也是素质教育下的大势所趋,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采用的应试教育,有不少家长抱怨学生压力大,但为了分数,依旧不断的“内卷”,唯分数论在许多家长的心中根深蒂固,所做的一切也都围绕着学生的成绩和升学展开。
就拿体育这件事来说吧,如果不是把它纳入中考范畴,并且提高分数占比,又有哪个家长会真的让学生花时间在体育锻炼上面呢?而艺术类培训也是一样的,在学科补课受限的情况下,家长为了给学生打发空闲时间,才会往这方面考虑,否则在周六周日学生多半不是在补数学就是在补英语。
实际上:“双增”听起来是增,但对学生的好处多多。
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的同时,实际上给学生腾出更多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劳动活动、艺术活动的时间和机会。与此同时,更是将体育和美育培训,列入非学科类培训。也就是说增加了“音体美”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并鼓励“音体美”机构办学。同时由“双减”推动“双增”,更是促进青少年近视防控最有力的推动。
当代学生除了近视比例增加,并且常出现心理问题,双减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双增是增加学生在体育、美育方面活动、锻炼和培训的机会,双管齐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内卷化严重,家长之所以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课班,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提高成绩。但受“双减”的影响,补课班大面积关停,学生补课无望,可在双增政策下,教育部直接表示音体美培训为非学科性培训,这不仅是给学生增加了新的负担,同时家长面临承担更高的培训费用。
众所周知,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一直都比学科性的收费标准高很多,如果未来音体美正式成为考试科目后,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家长,无力承担孩子的培训费。
而在校内,相信上学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经历过,一到体育课体育老师就生病,然后由各科老师代课;以后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科老师总生病,全部由体育老师代课,这也意味着新的机会。学校会更加重视体美音课程,特别是体育老师不会再“被生病“了,这些以前不被重视的课程再也不会被主科霸占。
新的变化自然带来新的机会:在未来几年内,全国范围急缺“体育老师”,如果学生的成绩并不好,家长不妨建议孩子转体育生,在高考的时候报考和体育或师范相关的专业,这样毕业后当体育老师。随着“双增”不断地落实,体育老师将会是未来几年中,最炙手可热的一类人,自然在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上,都会非常好,同时成为体育老师的门槛并不高。
在国家教育部允许的情况下,音体美各科的地位正在逐渐升高,未来家长们也会将重心放在这3科上。那么开办音体美培训机构,会是一个大商机,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可以趁着行业还没有定型的时候,跻身到培训机构行业中,在未来分一杯羹,发展前景会很好。
这里需要重点关注一点,对体育老师的需求会在明年开始爆发,若体育老师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退役运动员需兼职体育老师。
我国教育趋势决定了:未来“不懂体育,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同样,不懂教育也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家。”我们从中可以明确的看出:体育、艺术类学科均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展校外培训开了绿灯。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体育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体育教育的地位也如日中天!体育教育专业也将成为人们口中的“热门专业”!未来学校内和培训机构的体育老师需求量会暴增,而且专业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深造体育教育行业之列。那么体育教育人才们在哪?从业者们都做好准备了吗?去国外留学考个教育体育专业的博士回来,成为体育界上层人才的佼佼者,也会是很多有体育特长的人才职业规划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