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三抓”,确保“迈好第一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力求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

  “迈好第一步”不是虚话,而是具体实在的行动。我们把“迈好第一步”的目标要求,牢牢锁定为“六个确保”:确保五级林长制体系全面建立,确保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确保松材线虫病不扩散,确保森林草原不发生重特大火灾,确保生态监测评价和 “十四五”规划编制高质量。

  昨天全天,省局各位副局长、各市局局长在会上先后发言,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全面交流工作、检视问题、查找不足、商讨对策,治痛点、疏堵点、破难点、消盲点,既严肃又活泼,扎实有效,务实高效。刚才,六位县局局长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好想法、好做法、好成效。希望大家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全省涌现出更多的“三好县”。

  下面,我就着力“三抓”,确保“迈好第一步”,实现“十四五”挺进深绿色“开好头、起好步”,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抓好“六个坚持”,“十四五”稳健开局

  今年以来,全省林业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家林草目标任务,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力奔跑,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上瓷实厚重的绿色答卷。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全省一盘棋”,一体推进林长制体系建设。我们坚持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总抓手,出台省级林长制实施方案,明确省级林长和责任区,省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立。编制省级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工作督查制度办法,省级林长制制度体系正在形成。压茬推进市县镇村林长制体系建设,9个设区市、20个县市区印发实施林长制方案。截止目前,已设立省级林长5名,市级林长115名,县级林长290名,镇级林长1141名,村级林长4387名。

  二是坚持“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我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发布《秦岭生态空间治理白皮书》,完成《秦岭北麓生态建设调查报告》,启动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举办“秦岭生态卫士日”,开放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全面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区试点任务,开启了创建秦岭国家公园新征程。秦岭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方案经省政府审定上报国家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秦岭区纳入秦岭国家公园,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

  三是坚持“以绿治黄”,不断深化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以《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为统揽,启动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工程,推进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完成造林168.1万亩、森林抚育105.5万亩、治理沙化土地62.5万亩。严格执行《封山禁牧条例》,8市59县划定封禁区。完成黄河流域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收录种子植物149科785属2815种、蕨类植物16科40属153种。

  四是坚持“精准发力”,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绿化上图落地制度,计划任务上图率达到97%。完成营造林面积439.2万亩,完成年度任务78.4%。人工造林123万亩,飞播造林62.4万亩,封山育林88.1万亩,退化林修复40.5万亩,森林抚育125.2万亩。种草改良10.33万亩,完成年度任务49%。加力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成功举办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系列活动,书记、省长带头义务植树,全民义务植树超过800万人次,栽植苗木4956万株。调整省绿化委员会组成单位和人员,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带动全省生态空间汇碳储碳能力增长。首次发布《陕西省国土绿化公报》,向全社会报告绿化成果。

  五是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加强风险防范。我们聚焦“四防”,一体推进防火、防有害生物、防生态空间减损、防生物多样性减少。全面推行“防火码”措施,全省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严格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清理死亡松树137.06万株、综合防治80.88万亩。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实施办法》,从严执行林地定额管理,严控生态用地转为其他用地。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清风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启动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开展森林督查,更新资源管理“一张图”。完成禁食野生动物处置补偿,引导283家养殖户转产转型。成功繁育大熊猫“三胎四崽”,人工繁育大熊猫达36只。履行问题整改督办责任,成立省林业局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组,建立问题台帐,明确责任措施,坚决整改落实。中办回访《调研报告》反映定边县耕地占补平衡占用林地问题,完成整改复绿。

  六是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推进生态富民服务。突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衔接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各类资金9.66亿元。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5万余、发放补助3.12亿元。支持建设核桃、红枣、花椒等标准化示范园26个,提升改造低产低效园70余万亩。推广各类林业实用技术60余项,建立科技示范点148个,完成推广示范面积36.91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73.8%。制定出台《关注森林活动工作规则》《关注森林活动五年工作规划》,全国关注森林活动工作交流座谈会在咸阳召开。成功举办“面向未来—朱鹮发现40年中日韩线上纪念活动”。全省16处生态文明体验基地、21个自然教育基地、3条探秘线路接待人数超120万人次。

  同志们,今年取得的成绩来自不易,饱含着无数生态绿军奋斗拼搏的深情!同时,要清醒看到,随着“双重”规划全面实施,我们的任务、资金、工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加上全面推行林长制、科学绿化、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防火与灭火等面临新变化,工作要求拉升、工作标准抬高,工作难点增多、工作难度增大,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抓实“八个三”,全面挺进“深绿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新形态,是以生态文明为标识的新形态,是从掠夺自然到投资自然、从伤害自然到让利自然、从索取自然资源到形成自然资产的新形态,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新时代是生态意识大觉醒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国土空间中直接划出自然生态空间,投资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让自然受益,让自然得利,扩大自然再生产,形成新的自然资产,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这个新时代的绿色主题。投资自然,保护、恢复和重建自然生产力,扩大绿色碳库库容,全面提升生态产能,是新时代林业使命担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3亿亩国土空间,2.2亿亩是生态空间。过去数十年,我省投资生态空间超过千亿元,全省版图从“黄肥绿瘦”到“绿肥黄瘦”,由“黄”变“绿”,由“绿”而“美”,形成上万亿元的生态资产。这些生态资产,需要投资保护养护维护,需要促进保值增值。当前,进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在新的赶考路上,向深绿色进军,投资2.2亿亩生态空间,关键要抓实 “八个三”:

  一是扎实展开“三个行动”。陕西处在心脏地带,在提升生态产能、建设生态宝库上肩负重大使命。这几年,我们先后制定实施秦岭、黄河、长江生态空间治理三个“十大行动”、124项具体举措,全面覆盖2.2亿亩生态空间。三个“十大行动”是推动全省生态空间治理的“一揽子”行动方案,是系统谋划、总体部署。实施三个“十大行动”,需要挂图作战,精准落地,高效治理,需要与时俱进,深化举措,抓铁有痕,需要年复一年,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二是精准把握“三个管控”。第一是自然保护地空间管控,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在保护等级、管制措施上各不相同。要依法依规严格保护、精准管制、科学治理。第二是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与自然保护地空间管控级别相当,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管控。在实践中有待细化举措。第三是其他生态空间管控,即一般生态空间管控,依据森林、草原、湿地、防沙治沙、风景名胜区等法律法规,分门别类、精细管控。

  三是坚定执行“三个禁止”。首先是禁伐,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全省天然林都是保护对象。今年开始,从“工程保护”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保护。其次是禁牧,禁止在禁牧期禁牧区放牧。黄河流域特别是白于山、毛乌素是封山禁牧关键阵地。第三是禁食,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秦岭是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也是禁食野生动物的重点区域。通过“三个禁止”,纠正过度利用森林草原行为,保护生态资源,促进自然恢复,促进生态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四是持续加强“三个防御”。一是防火。最高境界就是“不着火”,根本是防火于未燃。关键是加强火源管理,杜绝玩火纵火,确保用火不失火。二是防有害生物。防控松材线虫病是重中之重。要夯实防治责任,全链条追踪,切实“防输入、防扩散、防反弹、清疫木、清疫情”。三是防破坏。生态用地、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空间永续发展的载体。要综合施策、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非法伐林、采挖、猎捕等行为,以及侵占林地、草地、湿地的违法行为,确保生态资源安全。

  五是着力推进“三个建设”。首先是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永久保护秦岭核心生态空间,确保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秦岭国家公园尚未正式设立,但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要对照创建标准抓好落实。其次是推进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推进 “三生融合”“林文旅协同发展”,让秦岭北麓成为大关中城市群高品质生态空间。接续秦岭生态环境整治,科学谋划,全力推进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第三是推进最美沿黄防护林建设,沿黄防护林是最美沿黄公路的底色,最实惠最普惠的自然风光、生态景观和生态产品。去年秋季启动建设,今年春季加力推进。要接续奋斗,厚植绿色,兴绿治黄。

  六是科学发展“三个经济”。一是科学发展自然教育经济。向自然学习是新时代新时尚,生态空间是向自然学习的课堂。要突出特色生态空间,丰富研学形式,传播生态知识,培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后续力量。二是科学发展美丽经济。自然保护地是最美丽生态空间、最健康生态系统、最优质生态产品,最适合观光目的地。要坚持林文旅协同,一体推进生态保护、自然观光、科学探秘、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形成以秦岭为主体,巴山、关山、子午岭、黄龙山、毛乌素多片区发展的美丽经济新格局。三是科学发展林草产业经济。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的交错地带,可林可农,可植可养。要依托优势资源,面向市场需求,突出“林产四宝”(核桃、花椒、大枣和林麝),因地制宜,加快科技转化应用,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全链条综合竞争力。

  七是坚持改革“三个导向”。林业部门是一个老部门、大部门,在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中,正面临制度供给能力危机。新的赶考路上,必须加快自我革命,推动深度变革。要坚持以建设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导向,以破解观念僵化、知识老旧、技能失效、本领恐慌为问题导向,以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结果导向,持续推进“小切口”改革,贯通政治逻辑、行政逻辑、业务逻辑,塑造“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生态绿军,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前进。

  八是高效运作“三个机制”。一是运作好林长制,增强领导力量。五级林长,党政同责,解决森林草原生态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运作好绿化委员会,增强推进力量。政府领导挂帅,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各方履行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责任。我们即时启动绿化条例立法工作。三是关注森林活动,增强监督力量。政协领导牵头,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全覆盖、全链接、全过程的关注。三大机制,一体两翼,藕合而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要尊重制度,善用机制,运作好机制力量,发挥好制度力量,实现生态空间治理高效能。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就是向自然投资,让自然得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数十年以来,我国建设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等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重大生态工程”,塑造出敬畏自然、专注绿色、系统协同、追求美丽的“大国生态工匠精神”。塞罕坝精神,原山精神、治沙精神、还林精神、绿色螺丝钉精神等等,构建起大国生态工匠精神谱系。奋战“十四五”,挺进“深绿色”,要以大国生态工匠精神鼓舞斗志、砥砺前行。我们要时刻保持、大力弘扬大国生态工匠精神,埋头苦干,奋勇前行。

  三、抓牢“九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来陕重要讲话为指引,对标对表国家林草目标任务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落实、抓重点、抓成效,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关于林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六个确保”中居首位。在年底全面建立五级林长制,还需要各市县乡村快马扬鞭。关键是县乡村林长制按时到位,务于9月底前县级林长制到位,10月底前镇级到位、11月底前村级到位,确保年底全面建立五级林长制体系。各地要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要主动谋划,压茬推进。要从实际出发,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确保林长制见长效见实效。各级林长制办公室要发挥好协调组织作用,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各级都要在年内召开第一次“总林长会议”,以此作为林长制全面推行的重要标志。

  第二,关于科学绿化。为什么要讲科学绿化?国土空间划分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和其他空间,不同空间有不同绿化要求。绿化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整个国土空间绿化,各成员单位各有阵地、各有职责、各有担当,城镇绿化、乡村绿化、道路绿化、厂矿绿化,要遵循各自绿化规律,不可一刀切。对生态空间而言,差异非常大,要因地制宜。新中国以来,全省森林增加了一亿多亩,还会再增加,但空间不大,科学绿化尤为重要。怎样做到科学绿化?简单来说,就是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具体到生态空间来说,一是解决好在哪里绿化的问题。要在国土“三调”和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合理规划绿化用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二是解决好绿化什么的问题。要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三是解决好怎么绿化的问题。要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飞则飞。四是解决好怎么管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林草湿荒养护管护机制,促进自然保值增值。今年,623.84万亩生态保护修复任务已经分解下达,各地要按照科学绿化的要求,抓紧落实规划任务,确保全年目标全面完成。

  第三,关于退耕还林还草。我省是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策源地、举旗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只能走在前,没有退缩的余地。去年,6个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了退耕还林还草目标责任书,还林还草75.35万亩。宝鸡、汉中已经完成,榆林、安康、商洛、铜川还未过半。有关市政府要千方百计落实目标责任书规定的任务,抓住秋冬造林最后时机,迎头赶上,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切实兑现责任书承诺。

  第四,关于松材线虫病。防控松材线虫病已经是政治任务。松材线虫病扩展至我省25县(区),其中秦岭22县(区)。国中书记、一德省长、志鸥局长先后多次批示。永红副省长专题会议研究部署。5月各市政府与省政府分别签订了责任书,最近省上连续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各地要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全省年底前拔除1个疫区、12个疫点,实现5个疫区、30个镇级疫点无疫情,秦岭国家公园规划范围疫木全部清除。近期,国家林草局将在秦岭、泰山、黄山等重点生态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情进行专项督查和蹲点暗访,大家注意搞好配合。

  第五,关于防火。要常抓不懈,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工作体系。要健全市县机构、配齐人员,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扛。要把防火纳入五级林长制,特别是夯实镇村林长责任。要发挥护林员的生态哨兵作用,管住坟头、地头、烟头。要加强培训,提升预警巡护和早期火处置能力。二是杜绝违规用火。开展火灾风险普查、隐患排查和野外违规用火专项整治,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严控火种火源入林进草,严防生产生活用火失控。三是做好早期处置。遵循《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侦查现场火情、跟进火场态势,切实做好森林草原火情的早期处置,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推广使用“防火码”,构建入林进草大数据,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和野外火源管控。全面启用“互联网+防火督查系统”,实现督导检查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全面覆盖。

  第六,关于保护地。认真贯彻《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我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持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目前,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国家公园进入创建阶段,相关市县要按照《创建实施方案》,加快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二是深化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按照中央深改办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切实解决好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内的矿业权、小水电、人工商品林、永久基本农田等问题,制定后续处置方案并做好实施工作。三是组织制定《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各地要及时跟进,抓好落实。

  第七,关于生态监测。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是一项强基固本,利及长远的大事。我省监测样地1317个,目前完成390个,完成率仅30%。各地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克服一切困难,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样地监测,11月底前完成分析评价,12月底前形成监测成果报告。

  第八,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十四五”规划要突出“三新”“三高”要求。一是在空间布局上,树立生态空间意识,坚持统筹林地、草地、湿地、沙地、保护地“五大阵地”,系统谋划、总体布局。二是在治理理念上,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亩产论英雄”,围绕“六条战线”“九重空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提升生态空间产能。三是在项目谋划上,准确把握“双重”规划带来的新变化。我省承担3个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中的4个“重点工程”,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承担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中的项目建设任务。大家要认真研究,在我省承担的任务中谋划项目。

  第九,关于问题整改。整改是工作常态。有具体反馈问题整改,有举一反三整改;有监督部门发现问题整改,有自觉发现问题整改。当前,要重点抓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自然保护地内存在的矿业权、小水电、人工商品林、永久基本农田等问题整改,以及巡视、审计、督查(察)反馈问题整改等。要建立台账、制定方案、细化任务、实化措施,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全面整改,逐项销号。要举一反三,加强监督指导,及时跟踪问效,确保取得实效。

  同志们,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会议培训常态化,数字技术应用常态化,巡视监督整改常态化,无数个新常态等待着我们!我们要与时俱进,时刻感知时代变化,紧跟时代脉搏跳动,加快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转变步伐,以自我革命推进生态空间绿色革命!

  同志们,时不我待。今年只剩下四个来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大家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总要求,以红带绿,以绿映红,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生态空间治理新篇章!

  作者注:本文是8月19日上午在全省林业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