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哪些呆若木鸡的记者?
【欢迎广大网友收藏,充分利用博客论坛贴吧客户端广泛转发,踊跃参与辩论讨论】
2010年6月11日,《南方都市报》《熊丙奇专栏:舆论盲目鼓吹,乃因教育常识匮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除了“盲目性”之外,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媒体记者,就是很多教育界人士,也不了解。所以,对一些教育管理的做法和“改革”措施,极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读。(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http://www.timedg.com/p/4727930.html
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轻视藐视新闻从业人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跃然纸上。为了防止极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读,新闻媒体记者不得不向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请教。有新闻记者好像先天不足得了软骨病,对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毕恭毕敬。甘拜下风。不耻下问。令人拍案称奇。一刻,二刻,三刻,把手拍肿了别怪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
杨春林在《自媒体平台作者的特征》一文中指出:在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媒体发表作品,作品经过编辑记者等工作人员审定,其立场、观点应视同认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304851148089134&wfr=spider&for=pc
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记者”这一表述,或许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异曲同工。万一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的言论违法违纪,记者可以撇清。这一损招或许是准备离异的师娘教的吧。
2021年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哪些呆若木鸡的记者?他们是:《新京报》记者罗亦丹;《新京报》记者潘亦纯 胡萌;《成都商报教育》记者王婷婷;未来网记者聂菲;《中国经营报》记者孙吉正;《工人日报》记者陈曦;《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晓红;《南方都市报》记者吴单 李玲 黄莉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中国新闻社记者马海燕;《新京报》记者赵利新;《中国经营报》记者刘旺;《南方都市报》记者孙小鹏 董晓妍 梁艳燕 叶斯茗;《成都商报教育报道》记者张瑾 高彦雄;《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余渊。
举证如下:(暂举15例)
第1例
2021年1月30日,《新京报》(记者罗亦丹)《在线教育 重在线还是重教育?》:1月2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教育必须是打造个性化、高质量的产品,但现在好多在线教育平台搞营销大战,进一步推高了在线教育的营销成本,这种营销成本又挤占了它去进行研发,打造课程的经费投入,投资、炒作在线教育,该冷静了。”熊丙奇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不少在线教育平台都喜欢拿有多少用户说事,但其实,靠免费、营销广告获得的流量,有相当多数是‘僵尸用户’,这些流量要转化为愿意买单的用户,并不容易。大家所见的是,在线教育平台大搞烧钱营销,一番运作后,平台的用户增加了不少,可是,这些用户根本就不买课。这导致在线教育机构的营销成本畸高,很多在线教育平台,只能靠不断融资度日,一旦融资受阻,资金链就可能断裂。”“在线教育有自身的局限性,就是由于其个性化和交互性较弱,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较高,导致家长在选择平台时比较谨慎,加上许多平台前期选择免费、请明星代言等方式吸引家长学生注册,营销要花费大量成本,最后将流量转化成客户的压力也很大,因此普遍看起来在线教育的获客成本特别高。”熊丙奇告诉记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291989779501324&wfr=spider&for=pc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新京报》记者罗亦丹。
第2例
2021年2月3日,《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胡萌)《微淼、启牛财商课真相调查:白菜价学费“套”小白,号称3年赚百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告诉记者,这类培训不少是咨询公司在做,并没有培训资质,存在监管漏洞,导致鱼龙混杂,反而“收割”了很多急于赚钱的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1TO0IMI0512D3VJ.htm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新京报》记者潘亦纯 胡萌。
第3例
2021年4月8日,《成都商报教育》(记者王婷婷)《停业整顿一个月!四川一地率先出手》:熊丙奇告诉记者,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把合法的机构和违规的机构分开,不能单方面认为这个行业存在乱象行为,家长对培训机构有不良情绪,主管部门就行使行政权力,让校外培训机构‘一刀切’进行全面停业整顿,这样对合规守法的机构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100908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成都商报教育》记者王婷婷。
第4例
2021年4月14日,未来网(记者 聂菲) 《红黄蓝幼儿园又出事了!专家建议性教育从零岁开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未来网记者,近年来,幼儿园出现的虐童、性侵幼儿恶性事件,都与幼儿园急功近利,不重视教育品质,不愿意在师资建设上费心有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019104135328483&wfr=spider&for=pc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未来网记者聂菲。
第5例
2021年4月24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孙吉正)《多家线上教育机构违规被通报 违规问题凸显行业恶性竞争》:
http://www.cb.com.cn/index/show/zj/cv/cv135121301260/p/s.htm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中国经营报》记者孙吉正。
第6例
2021年6月12日,《工人日报》(记者 陈曦)《孩子的“光明”该如何守护?》:熊丙奇告诉记者,在整合社区的教育资源方面,多个地区都做过尝试,例如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公共场馆,但这需要形成常设机制,可派专人运营,拨专项经费覆盖成本和管理费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292016582746038&wfr=spider&for=pc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工人日报》记者陈曦。
第7例
2021年6月23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晓红)《校外教培机构应回归教育初心》: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对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的具体措施还没有具体落地,需要国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台务实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政策。“对校外教培机构而言,一是必须合法经营,二是合理定位,回归教育初心,认认真真做教育。”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311857405618019&wfr=spider&for=pc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晓红。
第8例
2021年7月25日,《南方都市报》(记者孙小鹏 董晓妍 梁艳燕 叶斯茗 实习生 郭子扬 马欣瑞)《深观察|最严减负政策落地,四大焦点探讨如何解决教育焦虑》: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我国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强监管时代,校外培训机构的获利空间被极大压缩。
https://new.qq.com/rain/a/20210725A0ANNV00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南方都市报》记者孙小鹏 董晓妍 梁艳燕 叶斯茗。
第9例
2021年7月26日,《南方都市报》记者吴单 李玲 黄莉玲【《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公布“双减”落地 重拳整治 不再审批 不得上市 校外培训机构走向何方?】:“这是对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最严的监管,落实‘双减’政策,意味着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的资本化运作已经堵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我国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强监管时代,校外培训机构的获利空间被极大压缩。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21-07/26/content_14749.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南方都市报》记者吴单 李玲 黄莉玲。
第10例
2021年8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教师轮岗”新政落地 北京学区房走下神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从全世界范围看,实行学区制管理与教师交流轮换,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措施,但现实情况是,已经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的地方并不多。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205076274395129&wfr=spider&for=pc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第11例
2021年10月9日,中国新闻社(记者马海燕)《清华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 控的是数量重的是质量》: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过去不少学校为追求博士培养规模和博士点数量,而不太重视质量,近年来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培养出来的博士,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缺乏竞争能力,因此调整博士培养是大势所趋。每个学校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不能做到所有学科都办得很好,办大学也不能追求高大全。
https://t.ynet.cn/baijia/31510865.htm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中国新闻社记者马海燕。
第12例
2021年9月13日,《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破除唯升学论 学霸村们的“村设”还能立多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国家已有明确规定,禁止炒作高考分数、高考状元等,学霸村和状元村等炒作可能有违政策方向。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深入实施强基计划,进一步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
https://new.qq.com/rain/a/20210913A07U7300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第13例
2021年10月9日,《中国经营报》(实习记者 黎竹 记者 刘旺)《新东方“掉头” 战略调整欲回归大学业务》:21世纪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由于近日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对学科培训转向非学科培训方面的管理,非学科培训也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就新东方而言,以前就一直做面向大学生的备考业务,包括出国、考研和考公等业务,因此其管理体系和场地等都适合向这个方向调整。但是转向大学生业务同样存在问题,这个领域本来就存在很多的竞争者,甚至有机构已经因为经营问题出现破产,所以这条赛道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获客成本高了以后,就很难获得盈利。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100081916444716&wfr=spider&for=pc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中国经营报》记者刘旺。
第14例
2021年11月19日《成都商报教育报道》(记者张瑾 高彦雄)《明明承诺了考不过就退费,学员却遭遇退费难。专家:机构宣传已涉嫌违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按照《广告法》的规定,这种保过班、协议班实际上是违规的。
https://3g.163.com/dy/article/GP6K953R0512GMQ3.htm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成都商报教育报道》记者张瑾 高彦雄。
第15例
2021年12月3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河南一幼儿园教拼音数学被查,专家:一些小学未坚持“零起点教学”》: 12月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部分家长认为上述查处“矫枉过正”,是因为如今仍有家长觉得上幼儿园就是要学拼音识字,而实际上这是对早期教育的一种错误理解。目前,之所以存在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倾向,根本原因是小学没有坚持“零起点教学”。
http://k.sina.com.cn/article_7517400647_1c0126e4705901waa0.htm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余渊。
恕不赘述。
综上所述,2021年上海新闻评论个体户熊丙奇告诉了哪些呆若木鸡的记者?他们是:《新京报》记者罗亦丹;《新京报》记者潘亦纯 胡萌;《成都商报教育》记者王婷婷;未来网记者聂菲;《中国经营报》记者孙吉正;《工人日报》记者陈曦;《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晓红;《南方都市报》记者吴单 李玲 黄莉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中国新闻社记者马海燕;《新京报》记者赵利新;《中国经营报》记者刘旺;《南方都市报》记者孙小鹏 董晓妍 梁艳燕 叶斯茗;《成都商报教育报道》记者张瑾 高彦雄;《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余渊。
《白岩松的私家写作课 | 请给我讲一个扎扎实实的好故事(上)》:过去写导语,我不知道跟你们讲过没有,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学期进行新闻导语写作训练。现在我到高校讲课,做过无数次调查,我说学新闻专业的请举手,往往不超过三成。我到《新京报》讲课,学新闻的出身记者都不到四成。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你学什么专业,都可以去做新闻。但是当你到了罗马的时候,你要补一补新闻的专业课,你要熟悉到罗马这条路两边的风景和规矩,但是现在绝大多数记者,在上岗前都没补这些东西,他们要自己去碰南墙,不断地碰和适应。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41200?from_voters_page=true&ivk_sa=1024320u
新闻媒体记者学新闻的出身的不到四成,导致新闻媒体记者外行比例过高。很难胜任记者工作。好在有钱能使鬼推磨。上海新闻个体户熊丙奇告诉记者是有丰厚回报的。
上海新闻个体户熊丙奇或许是难得的推磨小鬼。舍我其谁耶。
以上内容,约****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email protected]
QQ:3391607971
手机:1362466093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京ICP备05006316号-2 互联网真实身份认证平台*认证码:10005616
动态IP:亚太地区43.224.213.110 中国106.39.248.110 黑龙江111.40.52.110 大庆60.218.21.110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并非“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年过花甲不知天命。老朽愚钝幼稚可笑。独特方式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禁虚止假,抑狂制癫。针砭时弊,线锁秒杀。滴水穿石,烛火融冰。常引用网络文字资料,发表文章不是为了得稿酬。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