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遗址公园总体策划


 西南联大遗址公园总体策划

一、   背景分析:

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内迁,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办学8年,一时大师云集,培养了3800余名毕业生,包括一大批蜚声中外的世界一流科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人才摇篮,民主丰碑”,堪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1946年,三校完成历史使命北返,留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以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为校址,独立办学,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和推崇,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大学教育出现各种问题的背景下,西南联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承载着社会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希冀。

目前,高校教育遗产的传统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四种,即:继续作为教育设施,改作管理配套用房,辟为纪念展示场馆,作为校园开放空间,对于解决办学空间不足,发挥遗产的教育意义,丰富城市居民游憩休闲场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新形势下,这些传统利用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政府,学校,城市居民,外来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创新高校教育遗产的利用方式,已成为实践中的有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二、   旅游资源分析:

现在,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内保留有不少西南联大遗迹,如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三校校训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闻一多衣冠冢,李公仆先生衣冠冢,后来还根据需要进行了许多景观建设,形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联大三常委像,《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火炬柱、悼诗录浮雕石屏、雕刻火焰剑石刻。等一批纪念性景观性。文物环境包括旧址核心区环境,民主草坪,梅园以及云南师范大学人文环境。1997年,“一二一”四烈士墓及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一二一”四烈士墓及纪念馆被列为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西南联大已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重要的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总体规划》、《昆明建设泛亚国际文化名城研究》、《昆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决定》中都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三、   策划基本设想:

1、    区划: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校内。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地处昆明市城市中心区,范围为一二一大街,建设路,文昌路,昆石铁路围合而成的区域,占地7万平方米。北临昆明理工大学,东临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向南可达文化巷及翠湖,是昆明城中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区域。此外,周边配套设施较齐全,交通便利,具有较强的可达性。

2、    理念与市场:坚持“保护——展示——教育——创新”主线,建设“一园”,根据5A景区的相关要求,建设成为主体鲜明,体验丰富,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西南联大遗址公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休闲,怀旧旅游功能,塑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圣殿”的旅游形象,大力发展观光,怀旧,文化体验,修学市场。

3、    项目实施:依托众多的西南联大遗迹,丰富的文化景观和优美的校园环境,结合宿舍楼的再利用和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最大程度的恢复西南联大整体风貌及办公楼,图书馆,师生宿舍等代表性设施,利用雕塑,小品,广场,动漫,情景剧,解说系统,VR技术等手段全面展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刚毅坚卓之校训”,将西南联大纪念馆改造为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化的新型视听博物馆,为游客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体验环境,强化遗产教育和文化旅游功能,组织游客开展“唱一首校歌”,“读一首诗”,“听一堂课”,“看一部纪录片”,“献一次花圈”,“刻一枚印章”,“买一本图书”,“写一段留言”等系列主题活动。还可以举办以“做一日联大人”为主题的修学体验活动,组织到访学生,穿联大校服,听联大课程,吃联大食堂,睡联大宿舍,唱联大歌曲,还原联大人的一天,甚至可以还原战争年代跑警报的场景,教育青年学生不忘先辈,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学生自发组织排演一二一运动的先进事迹,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爱国主义文化的浸润。就地理位置,还可以组织大学游和周边游,感受昆明老街巷的历史风味,品尝当地特色小吃,观赏飞来翠湖过冬红嘴鸥群,感受春城的温暖,人与自然的和谐,完善特色购物,餐饮,创意,修学等要素,形成一个旅游文化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