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众哲学城,探索起决定性作用的隐性世界
——科技文旅、哲学文旅创造四维空间和觉悟彼岸,揭示“重叠结构世界”的奥秘
科技文旅打造四维空间,哲学文旅呈现觉悟彼岸。中华大众哲学城,让游客从三维空间到四维空间,从显性世界到隐性世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去旅游、学习、工作、生活,去了解主宰、决定现实世界,以及决定现实世界自己未来命运的秘密。
中华大众哲学城,将为广大游客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重叠结构世界。
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呢?
“重叠结构世界”就是完整的世界,这个完整的世界由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世界相互重叠而成。其中一个世界,是人类的感觉器官能感觉到的,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为“三维空间”、“显性世界”,这个显性世界从人类的感觉来说,就是现实世界、真实世界。而另外一个世界,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是感觉不到的,我们把这个感觉不到的世界,称为“隐性世界”,也叫“四维空间”或“多维空间”。
这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世界相互关联,但是,主体部分、主宰部分和对显性世界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并不是显性世界,也不在显性世界,而是在隐性世界。这种结构的世界就是“重叠结构世界”。
直接用哲学的方式,很难真正认识清楚世界的整体和全貌,很难回答“世界是什么样的”。但是,人类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特别是从自然哲学中发展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再借助,中华源头文化中的甲骨文、儒、释、道、医、武的印证,我们现在大致可以描绘出“完整世界”的结构性轮廓。
2015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像玄学一样的《量子论》。同年,神秘的“量子纠缠”也得到了实验验证。
我们先简单说一下《量子论》与“量子纠缠”。
在量子级别状态下,物质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经由观察者的观察才出现。而且,观察者的观察方式决定了物质出现的形式。
“量子纠缠”的现象是,两个量子一旦进入“纠缠”状态,不管这两个量子之间隔着多远的距离,哪怕一个在宇宙边缘的这边,另一个在宇宙边缘的那边,也能实现同步。《量子论》与“量子纠缠”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这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量子论》出现之前,人类所认识的世界,是由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单一结构世界”:显性世界,即人类的感觉器官能感觉到的物质世界、现实世界、真实世界。
《量子论》的出现,让人类开始有了“多世界”的概念。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可感世界的宇宙时空之外,还“平行”存在着很多,与我们这个世界一模一样的宇宙时空。
而《量子论》与“量子纠缠”现象,对人类文明真正的意义在于,它们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千古哲学之谜:完整的世界,并不是一种“单一宇宙时空结构”的世界,而是一种“重叠宇宙时空结构”的世界。
让我们用“重叠宇宙时空结构”的模型,来看看《量子论》。
“量子级别的物质”存在于我们这个能感觉到的宇宙时空中(显性世界),而我们也在这个宇宙时空中进行观察。而控制“量子级别的物质”发生变化的“能力”、“能量”、“意志”,并不存在于我们这个能感觉到的宇宙时空中,而是存在于,另外一个“我们感觉不到”的宇宙时空中(隐性世界)。
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宇宙时空是一种“重叠”的关系。存在于另外那个宇宙时空中的“能力”,可以控制我们这个宇宙时空中的物质。
现代科学可能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创造出一种工具,去直接观察“另外那个与我们这个世界重叠存在的”宇宙时空。但是,我们可以不必等待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用科技文旅和哲学文旅来呈现“重叠结构世界”,来展现那个隐性世界。
根据中华传统文化(华夏密文、甲骨文、儒释道、中医、武术)和量子论所了解、描绘的完整世界,通过VR虚拟世界、人工智能、量子力学、万物互联、全息投影显像等科学技术,为游客展现隐性世界、参与隐性世界,并让游客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参与一系列仪式、礼仪等流程来转变我们的心智系统,感应隐性世界中,控制现实世界的某种“能力”,感应这种“能力”的节奏运行。这种很难讲清楚的“能力”的节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之为“道”。通过联通隐性世界,与隐形世界中主宰我们命运的能量、大道等交流交汇,让我们明心见性,畅游过去、未来,获得永久的更高境界的快乐,这就是中华大众哲学城的主要功能。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隐性世界中的另一个自己,可以轻松的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在《资本论》第三卷末,马克思这么说:“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马克思以人类主体的活动目的将社会历史生活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以谋生手段为主体的物质生产领域,另一个是以人类主体的自我发展为主体的自由活动领域;前者是人类生存的必然王国,后者是人类高级发展的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的第一层含义是:“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第二层含义:人从外界的自然必然性的枷锁中走出来,又落入经济必然性的桎梏中,简单说就是资本主义奴役人民。
必然王国,包括自然必然性和经济必然性。而自由王国,是人类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解放。
马克思提出的第二个人类活动的领域是非手段性生产和活动领域。在这里,人们生存活动的目的就是自身。人的发展成了目的。劳动和一切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主体自身的内在需要。在这里,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活动本身就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价值实现和创造过程的统一。这也就是人类活动的自由王国,它的实际内容就是人类主体本身的能力的发展成为社会的目的。
马克思的自由王国理论其实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必然王国中人类主体在外在必然性支配(物役性)消除后所获得的自由;其二是在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上将永恒的自然必然性(物质生产基础)扬弃在自身内部后进入的“真正的自由王国”。
自由王国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阶段上的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人们不再为谋生而困扰,人类主体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而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
只有了解、看懂了完整的世界:显性世界和隐性世界在一起的“重叠结构世界”,才能理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确信人民创造历史和未来的真理,才能相信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崔士忠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人民经济学的先进性
——-让中国“大多数”和“每一个”的贡献者、奋斗者充满不竭动力和蓬勃活力
https://www.mala.cn/thread-15932509-1-1.html
文旅独角兽邯郸风云,接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伟大工程
——-让游客到邯郸的过去和未来旅游、工作、学习、生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07833fd0102z48r.html
四维空间,觉悟彼岸,文旅思政大课堂
——中华大众哲学城,让游客到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去旅游、工作、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