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日(10):“开封有个包青天……”
2019-7-6
包公湖边上一东一西分别有开封市最著名的两个4A级景点,开封府和包公祠。其实都是人造景观,而且是仅有二十来年历史的新造,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上午十点左右我们来过,买了门票。正待进入,一位热情女子过来打招呼,说逛开封府最重要的是看表演;表演上午一场下午一场,上午的表演已经结束了,我们最好下午再来,看两点半那一场。这段时间可以干什么呢?可以每人花三十五元坐她的人力车,去参观开封市七个真正的古迹。我们对女子的好心美意表达了真诚的感谢,不过人力车是不坐的,“真正的古迹”估计也是噱头,不想去。后来,我们走着去了龙庭。
我们下午两点多赶过来,准备参观完开封府就离开开封。似乎是冲着表演而来的,进入大门之后就直奔景区中部的议事厅。太阳在头顶上照着,热哄哄的。喇叭里反复在播送“开封有个包青天……”。台湾电视剧《包青天》是1993年在大陆播放的,自此之后这首歌就传遍了大江南北。那时候电视剧不多,于是《包青天》就被反复播放。我对港台电视剧和港台流行歌曲历来反感,以前听这首歌就不觉得有什么好,现在听来仍然觉得讨厌。
议事厅门前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表演时间临近,大家争相往议事厅廊下涌去。大家翘首等待着,包公今天又要铡什么人。太阳明晃晃照着,头皮晒得发麻。还没等到表演开始,我坚持不住,逃到西侧偏殿的廊下。
又是一阵激越的“开封有个包青天……”接着是一阵锣鼓喧天,表演正式开始。今天包公要铡的不是陈世美,而是赵王。那喧闹的音乐让我头晕,那程式化的套路让我觉得智商受到侮辱。看不下去,退入偏殿中。偏殿中央台上是注塑的宋代官员形象,台下有办公的桌椅。我在椅子上坐下,将自己想象成前来办事的百姓。外面继续着嘈杂的音乐,包公浑厚的声音在广场上回响。就这样一个表演,就这样一个“景点”,敢收六十元的门票!我都想要向包公申诉了。
开封府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景区,它敢收六十元的门票,就不能仅仅有这样一段二十分钟的表演。还有其他好几个景区,包括科考,牢狱,廉政,等等。既然都是新造的东西,就没有多少价值,我对这些“假”东西素来反感。东北角有个阁楼,三十多米高的样子。登上去看了看四周的景色,倒是不错。朝东北望去,可见外面昨天参观过的铁塔;朝东南望去,可见繁塔。,临时决定,繁塔将是我们离开开封前的最后一站。
出门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围着一块石碑拍照。走近一看,原来是著名的“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记载的是北宋历史上二百余名开封府府尹的任职情况,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寇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名字。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的名字出现了三次,说明他曾经三次担任开封府尹。石碑中间有一处小小凹槽,被磨得光光滑滑的。据说那里原来是包拯的名字。因为人们对他的崇敬和热爱,总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的,于是被磨成了凹槽。这种说法我颇怀疑。人们敬仰一个人,会在心里默念他的名字和功德,而不会在他的名字上指指点点的。只有那些被人们憎恶的人,才会被指指点点。夏坚勇的《湮没的辉煌》中说这块石碑是放置在包公祠的,为什么会在这里呢?也许有一真一假,也许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