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究竟是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究竟是什么?

----听一位博士向其导师汇报说自己单位将进驻粤港澳大湾区的头脑风暴!

汪华斌

  昨天我去拜访一位博士生导师,谁知遇到他的学生正在向他汇报自己的单位将进驻粤港澳大湾区的事;说自己可能将是第一批去的规划者。这位导师说在全球制造业低迷之时,你们这制造产品厂竟然又扩大规模而开辟新厂区;这时就应该先头脑风暴,这进驻的机遇究竟是什么?是这次建设用地便宜还是国家出钱搞建设,是自己的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没有还是全世界领先的创新产品。如果不定位好的话,估计建设成功之时就是企业的关门之日。因为今天的中国大陆别的不多,就是关门的工厂特别多。而且我们所有的开发区还没有一个开发区是产品供不应求,全部是供大于求的产能过剩。在这样多的闲置工厂情况下,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去建设一个产能过剩的制造厂;这究竟是机遇还是浪费资源与钱财。

  听了这位导师的话,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了我老家几个开发区的境况;一个就是当年我公开在两边反对的球团矿厂。当时我还在武钢,所我不赞成将它定位在我老家新庙;因为这里一没有依托山,二没有依托铁矿石资源。而在新庙当时我正准备引进东南亚的一个生态园,所有也积极反对不要在菜园区搞这工厂。然而当时的领导说这投资按亿计算,而且能安排多少新庙人就业;这是多少地方求之不得得好事,咋我这家乡人还打破呀。于是武钢与鄂州的领导都将我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所有人都极力阻止我引进的项目;因为上下共同搞这球团矿的大项目。并同时将球团矿周边的菜地全部定位为工业与商业开发区,由新庙镇出钱统一修建厂房与门面。可惜的是这不到二十年,不仅周边的开发没有任何发展与效益;而且连球团矿厂也要拆迁了,这就是我们社会的项目与发展前景。

  再看我们鄂州定位的开发区杜山,这二十多年了依然还是没有起步。当年政府将杜山整个农田定位为开发区了,并由政府出钱拆迁与修路而且商业门面也统一修建。但就是无法引进项目,而鄂钢因为被武钢的腐败分子搞抵押贷款为武钢出国买矿山;所鄂钢也没有能在这里形成什么产业链。正因为如此,这么大的开发区到今天也就是几个冷冷清清的工厂;根本就没有形成产品外销的情况,因为连鄂州都没有见到它的产品。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鄂州不再欢迎企业到鄂州;全部欢迎大专院校与医院到鄂州开分院,因为这是我们任何开发区都能永远红火的项目。因为即使我们体制内的国有企业,到今天也是相当困难;不仅产品不能销售到全世界,就是我们本地也不愿意用我们的中国制造;因为国际制造已经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我们今天全社会到处实体经济萎缩的原因。

  我不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但听说相当宏伟与气魄;因为我们有雄安新区的先例,所以听说《规划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十一个方面回应了各方期待和诉求;同时对未来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区域未来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等诸多领域努力的方向。因为粤港澳大湾区要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即将崛起的又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湾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无疑将对全球产业格局调整、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动及世界城市群的分布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极具想象力。

  我们搞战略的人都知道,当年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的形成之时还是全球产业化没有饱和之时;所以这些湾区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定位。而今天我们全球化的所有产业全部饱和,这粤港澳大湾区究竟能挤占谁的市场份额;如果不能,那这产品定位究竟在哪里。难道如同我们今天的大陆住房吗?即使整个大陆全部修建成了居住区;我们的住房永远还是刚需,这难道就是这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