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长生果”。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十九世纪末获得快速发展。据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种植面积大概8千万亩左右,而河南一省花生种植面积就近2千万亩,占据全国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河南很多地方花生面积都不小,比如驻马店,南阳,开封,周口,安阳,新乡等,此次“天脊田间故事”采访小组就来到了河南南阳,通过南阳市社旗县太和镇宋庄村花生种植大户张清军来了解一下当地花生发展情况。
8月26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太和镇宋庄村,一处花生田里汇集了60余位种植户场面挺热闹。《中国农资秀》栏目编导在采访中得知,这块花生田的主人名叫张清军,社旗县太和镇宋庄村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据他介绍整个合作社共种植花生600亩,今天大家来到合作社不为别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合作社,在大旱情况下花生获得丰收的秘密。
花生地里的一场观摩会
“大旱”这是《中国农资秀》栏目编导来到宋庄村后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然而也就是这个词引起了编导的兴趣,据了解,花生是典型的耐旱作物,全生育期降雨量500毫米~1000毫米较为适宜,降雨300毫米~400毫米便可种植。但由于社旗县2019年上半年遭到大旱,平均经水量低于花生种植条件,使得当地种植户花生出现减产的情况。据了解,宋庄村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600亩花生不仅迎来了丰收,而且品质和往年相比也有了不小的提升,使得合作社种出的花生价钱高出市场价6毛钱左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编导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天脊化肥示范田
相信科学,从赔钱到赚钱
张清军种花生“称王称霸”
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花生种植户张清军牵头成立,在采访中编导了解到,张清军种花生并不是一帆风顺,两年前他种植花生和大家一样,“看天吃饭,随遇而安”,可以说种植比较“佛系”,使得他陷入了赔钱的困境。后来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张清军了解到,花生搞规模化种植和小面积种植完全是两回事,规模化种植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科学做支撑,搞规模化种植一定会赔钱。于是张清军开始学习花生种植知识,了解花生市场行情。通过不断用科学武装自己走出自己花生规模化种植的道路。
在采访中张清军介绍到,现在自己的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花生种植基地已经全部使用了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模式,而且在施肥上选择和国内知名的农业企业天脊集团合作,通过两年时间的改变,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今年“大旱”的情况下600亩花生达到了亩产1100斤的丰收,比邻居花生产量每亩多出了300多斤,而且因为科学的田间管理,花生品质得到提升,受到收购商的青睐。
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清军
在活动现场,张清军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他说,今年合作社的花生每亩地产量1100斤,比其他种植户每亩多出300斤,这600亩花生就是1.8万斤,按每斤市场价2块钱计算,让合作社多收入近36万元,再加上花生品质较高,每斤收购商给出的价格还要比市场价高出6毛钱,600亩近60万斤的花生产量又给合作社多带来了36万元的收入,这样一来二去,一年下来光多出来的收入就达到了70余万元这让自己非常满意。同时张清军说到,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能有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合作伙伴为自己提供的天脊系列肥料,以及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施肥方案。
天脊示范田的优质花生
天脊化肥八大特点助力社旗县花生种植
为什么施用天脊系列肥料能够帮助张清军的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花生规模种植,让花生品质和产量都得到提升呢?据了解,这主要和天脊化肥的八大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张清军介绍,天脊系列肥料和其他传统复合肥不同,它有含有八大特点,为花生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分,这八大特点即:快、全、稳、强、高、金、匀、优。
张清军说道,天脊系列肥中含有45%的硝态氮,施肥后肥效可以快速应用于花生;天脊系列肥中还含有钙、镁、锌、铁、铜、锰、硼等大量中微量元素,为花生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分;同时天脊系列肥料的利用率也高于其他肥料;这些特性最终造就了天脊系列肥料水溶性高,养分均匀、供养稳定的特征,使得天脊肥料对优化土壤,疏松土质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作物增强抗病、抗旱、抗倒伏等抗逆性有所帮助。
最后张清军告诉编导,在兴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花生科技示范田中,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而且示范田要定期测定土壤肥力,再由天脊集团根据土壤肥力的测定结果提供相应的复合肥施肥方案;陇上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时,让自己在管理这600亩示范田生工省力;同事张清军说,示范田病虫害防控实现了绿色防控技术,大大提高了花生食用的安全性。
通过现场观摩和交流,大家感觉收获不小,对花生规模化种植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花生地高产优质王”的故事,敬请关注《中国农资秀》近期为您推出的“天脊田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