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等理论文章写作导论
作者 陈娘来
先看下面一篇介绍巡察报告【注意:巡察报告是理论文章的体裁之一】的写作方法论。
【例一】
巡察组如何做到“四个善于”,提高巡察报告质量?
起草巡察报告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度大。巡察组要在几个关键点上做好,做到“四个善于”,才能写出一篇质量高的巡察报告。
一要善于取舍素材。收集选取素材是关键环节,巡察组进驻以后,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谈话、调研、专项检查等等途径,要尽量全面收集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典型案例和鲜活的故事,做到见人见事见问题。只有在全面掌握情况的情况下,才能实事求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二要善于归纳提炼。归纳提炼是执笔人写好巡察报告的一项基本功。不仅有利于从落实政治责任的角度,对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定性,也有利于突出不同巡察对象的特点。
三要善于精准表述。内容是巡察报告的核心,要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精准地反映问题,问题的来源都要有依据,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同时,要用一些鲜活的事例和语言来说明问题,增强点出问题的形象性。
四要善于印证辩证。从巡视巡察实践来看,起草报告里过程中,经常用到三种方法:1.比例法:通过数字占比的多少,来对一些难以写实的问题量化分析。2.比较法:通过比对的方法印证观点,来增强报告的说服力。3.引用法:直接引用问卷调查、谈话记录,还有被巡察地区单位巡察报告的观点或者结论。
这篇介绍巡察报告写作方法论的文章,告诉了我们所有理论文章写作的共性。理论文章按其材料的来源和发表的载体,可以分为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理论性强的写作体裁,其必然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
其实,读者对文章的阅读顺序与作者的写作顺序是相反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读者是先看文章的题目,接着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阅读整篇文章,而每一段的阅读顺序则是从段首的小(分)观点到段中的阐释,再到段末对段首的回顾;作者是先占有写作的素材,对其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加工,提炼概括出几个小(分)论点,对小观点进一步归纳,最后概括出文章题目。具体写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第一段的写作【发现问题】。段首指出写作素材的来源(报纸、互联网、电视新闻、调阅资料、各种调研,等等),常见的表述如,某报报道等,段中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等进行概括陈述。
步骤二:中间段的写作【分析问题】。中间段一般安排三至四段,不必强求固定的段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从原始材料中而不是从第一段的概括性材料中,归纳出各段的分论点,安排在各段段首。提取各段分论点时,注意从原始材料的不同侧面和角度挖掘前人所未见的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
步骤三:结束段的写作【解决问题】。结束段不一定是一个自然段,有时因为出于对事理解释的需要而造成文字内容过多,放在一个自然段极不美观,此时,则可以安排成两个自然段,既有利于文章逻辑的发展、转折等,也有利于文章因为匀称而呈现出的形式美。
步骤四:文章主题的确立。将各个分论点和结束段进行再次概括提炼,上升到更高一级层面,便形成整篇文章的标题——题目或主题。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称之为点睛之笔也不为过。标题按是否亮明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分为题目和主题;按句子形式分为陈述句和反问句。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有简洁、新颖才能做到出奇制胜。
分析下面一篇例文,体会、揣摩其写作思路。
【例二】
刑释人员贿选成村官:基层治理岂容黑恶盘踞
新京报
2019-07-28
新京报报道,2008年,山西晋中太谷县北郭村刑满释放人员张三喜通过贿选手段当选村委会主任,实施暴力拆迁、非法拘禁、强揽工程、敲诈勒索,并逐步控制“村两委”,实施不法行为,包括带村支部副书记率打手到医院砍人等。3月26日,昔阳县检察院对张三喜及上述人员共21人提起公诉,本案已于7月2日在昔阳法院开庭审理。
刑释人员张三喜的“事迹”,为基层黑恶势力提供了新的案例。据报道,早在2005年,他就因债务纠纷将村民殴打骨折,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不过时隔三年,他就摇身一变当上村委会主任;2013年,村主任任职期间,他再次带队殴打他人,并因此获刑三十个月。
第一次刑满释放后,张三喜能够通过层层请示获准,并高票当选村主任,并非因其管理才能有多出众,而是靠笼络村民、贿选上位。一些电视台对此正面报道,称他被“改造成好村官”;第二次获刑且被媒体广泛报道后,还能再次“出山”,并成为村委会背后的真正主事人,可见其利益关系网渗透之深。而在其涉黑组织被打掉时,北郭村村委会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也印证了这一点。
坊间历来有“别拿村主任不当干部”的说法,是因为村干部虽处于权力末梢,但其对基层百姓利益有实质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涉及大量的拆迁、投资事宜,很容易成为治理矛盾和基层贪腐、黑恶问题的多发地带。
面对这种转型期基层复杂的利益局面,扫黑除恶既要常态化,也要深度下沉,对那些处在萌芽期的黑恶势力,以高压势态露头就打,避免“养虎为患”,滋生出性质更恶劣的违法犯罪。这其中,对一些有黑历史的群体要重点盯防。
而这不仅是中央在此轮扫黑除恶中多次提到“打早打小、除恶务尽”的意义所在,也是两办日前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涉邪教等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的具体所指。维护基层良性运转,保证村民合法利益,就得净化管理队伍,对有黑恶历史的人员设置屏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