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曾经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沃尔玛的零售巨鳄,终于在大家一致的期待下,将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转让出去,然而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的是:接手的居然不是此前一年呼声最高的永辉,而是苏宁。
此时此刻,很多人都把目光看向了苏宁,苏宁俨然成为了零售业的标杆,继收购了万达百货后,再次出手收购家乐福(中国),和前十年一心一意做苏宁易购完全不同的是,全力以赴打造线下连锁实体门店。
其实,即使家乐福(中国)不出售股权,他们的日常也不好过,之前黄金十年的快速扩张,家乐福在全国诸多大中城市实现布局,可以说家乐福开到哪里,哪里的生意就好到爆棚。然而,随着电商的迅速崛起,以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为首的连锁巨头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甚至迎来了闭店潮。
以河南为例,仅仅是郑州,在2017年,家乐福同时宣布关闭2家店,同期沃尔玛也关闭了2家店,百盛则干脆宣布撤出唯一的门店。即使在河南其他城市,家乐福也早就不知不觉关闭了门店比如洛阳新都汇店(2017年闭店),新乡店(2016年闭店),而在目前河南全省只有3家家乐福门店。和家乐福类似的是,过去三年,沃尔玛在华关闭了70多家门店。
由此很多人惊呼,难道大卖场模式已经不适合国内市场了?过高的房租和人力成本,以及电商冲击所带来的的利润降低会让大卖场模式日益艰难,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是或许不是,前些年面对家乐福沃尔玛的疯狂开店,郑州丹尼斯,洛阳大张,许昌胖东来,以及不少本土中小连锁超市都生存下来,丹尼斯甚至在郑州开出了大卫城,而胖东来所在的许昌,无论是丹尼斯,还是大商新玛特,从来没有进去过。
有很多人说,家乐福被苏宁控股,永辉完全出局,腾讯错失了一次机会,毕竟在去年,永辉,腾讯和家乐福签订了潜在投资意向。之所以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在于腾讯向来和京东关系不一般,一直着力于线下布局,和沃尔玛合作特别密切,从2018年起,沃尔玛和腾讯开始了初步的合作尝试,腾讯在其名下的app平台上为沃尔玛提供相应的程序支撑,为沃尔玛开通了网络购物的服务,这不是沃尔玛第一次接触网络销售,其在2010年也曾经自建了类似的平台,却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其实,对于未来的零售行业来说,外资企业不断滑铁卢或许是个伪命题,而是未来线上拥有流量,线下拥有实体连锁才能笑到最后。然而此刻,相信最落寞的不是永辉,而是国美。众所周知,当初苏宁选择做电商,国美选择向三四线开店,如今,苏宁小店开遍了不少社区,而家乐福被整体囊括,俨然成为势不可挡的零售新巨头。
本文由每日潮流汇签约作者原创,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备注来源。
图文作者:马会亮(独立撰稿人,每日潮流汇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