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乐如漏尽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1]者,不取正觉。’
【章旨】
种种快乐,不假他物。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成佛时,国中人天,所得快乐,超过漏尽比丘。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漏尽?
答曰:漏尽,顾名思义,就是全部漏干净了,完全清净了。譬如,一个无量大的垃圾桶,里面装了无量多的垃圾。我们若想清除掉这个垃圾桶里的无量的垃圾,我们一分一分地清除,或万分万分地清除,乃至亿分亿分地清除,那也是永远清除不尽的。何以故?垃圾桶里的垃圾是无量的,我们用有量而趋近无量,那是永远也不能及的。若想清除掉垃圾桶里的无量的垃圾,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弄掉这个垃圾桶的桶底。桶底脱落了,垃圾自然漏尽。这里所说的桶底脱落,这里所说的桶底脱落,就是禅宗所说的根尘脱落。根尘脱落,当下见性,是禅宗所说。这里所说的桶底脱落,就是净宗所说的临命终时。临命终时,当下见佛,是名不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或曰即得回归自性弥陀极乐国土。
无始以来,我们的八识田里,积累了无量无边的业识。无量无边的业识,就是无量无边的污染,就是无量无边的垃圾,就是无量无边的业障。我们要想解脱这些业障,唯有当下见性,恢复本来,方得彻底解脱。或曰唯有当下见佛,往生净土,方得究竟解脱。
回归了自性,往生了净土,则一切业障习气,一切自性众生,便会渐渐地获得解脱,便会渐渐地融入自性。
我们学佛,应当发愿,打开本来,豁开正眼,漏尽业障,恢复清净,度尽一切自性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