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衣服随念愿


 

三十八、衣服随念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1],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章旨】

功德庄严,随愿变现。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功德妙衣,随念而至,如佛所赞,功德妙衣,非裁而成,非染而色,非涤而净,乃自性功德,自然而现。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我国人民的衣服,非裁缝而成,非捣染而色,非浣濯而净。我国人民的衣服,自然而成,自然而色,自然而净。我国人民的衣服,与我国浑然一体。

问:如何是我国人民的衣服?

答曰:我者,自性之我,独尊之我,本来之我。我国人民,即自性众生。自性众生的衣服,即是自性众生的德相,即是自性众生的面貌。

我们的四大色身,需要穿上衣服,才算得上庄严。我们的心灵,也需要穿上衣服,才算得上庄严。心灵的衣服,就是清净庄严的自心相貌。

回归自性的人,往生了净土的人,他的自性众生,已经是净土世界的众生,所以,他的自性众生的相貌,是清净庄严的。

回归自性的人,往生了净土的人,他的自性众生的相貌,或曰他的自性众生的衣服,自然而成,不需裁缝,自然而色,不需捣染,自然清净,不需洗涤。自性净土中的众生,自性净土中的人民,若非如是衣服,若非如是相貌,则非正觉国土。

回归自性的人,以自性妙体为自己,以自性妙体上的无量万相为衣服。我们见天相之时,天相便是我们的自性妙体上的衣服。我们见地之时,地相便是我们的自性妙体上的衣服。我们见世间万相之时,世间万相便是我们的自性妙体上的衣服。自性清净故,则自性妙体上的无量万相清净,则自性妙体上的衣服清净。

我们未明心时,或曰未见性时,或曰未往生净土时,这时,我们以某一现相为自己,以其余现相为他人,或他物。这时,我们便生活在一个“人我对立,二元相待”的自心境界里。我们在这样的自心境界里,捕风捉影,幻得幻失,幻喜幻悲。这时,我们的自心境界,就是一个以幻我为中心的被幻相缠缚的人生境界,佛教则称为娑婆世界。

当我们明了自心,或曰见了自性,或曰往生了净土,这时,我们以自性妙体为自己,以自性妙体上的无量万相为衣服。这时,我们便生活在一个“我与万物为一”的自心境界里。我们在这样的“至善”“极乐”的自心境界里,则一切万相,皆是自性妙体的现相,皆是自性妙体的衣裳。此衣不需缝制,天然而成。此衣不需洗涤,本然清净。

回归了自性的人,或曰往生了净土的人,他的自性妙体的每一个作用,每一个现相,皆是自性众生,皆是唯心净土中的人天,经云“国中人天”。

回归了自性的人,或曰往生了净土的人,他的自性中的每一个作用,每一个现相,皆是清净庄严相。这清净庄严之相,即是国中人天的应法妙服。这个应法妙服,不是从外面得来的,而是自性妙用的本然之相。



[1] 衣服:经中所说的衣服,是个比喻,比喻自性庄严,或云功德庄严,或云精神面貌,而不是世人穿的麻布衣服,或丝绸衣服,或任何物质意义上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