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排放造假,巨亏7.8亿的江淮汽车该何去何从?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听证公告中显示,江淮汽车作为机动车生产企业涉嫌对污染控制装置以次充好,出厂销售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拟对江淮汽车的行为进行重大处罚。据悉此案原定2019年4月11日举行听证会,经江淮汽车提交申请后听证会延至5月16日举行。

而在目前处于业绩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江淮汽车再度卷入涉嫌造假排放的困境中无异于当头棒喝

2018年国内汽车行业处于一个寒冬国产自主车企的处境尤为艰难此前江淮汽车发布了2018年销量产年报,新能源同比增幅125.28%的,但是整体品牌销量在这种前提下却依旧出现了下滑9.48%的局面终端销量下滑直接对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产生了影响,导致江淮严重缺乏现有产能利用率。

而从江淮汽车2018年财报来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为止,公司固定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达到16.54亿,大约占据公司长期资产的73.03%,成为了公司最为主要的长期资产2018年期间公司对固定和无形资产分别计提了约2.15亿1.86亿的资产减值,同比增长分别497.22%和402.7%

原本公司计提是因为产品线出现亏损相应车型销量下滑,却不料江淮汽车公司对部分闲置产能计提资产减值这一举动,成为了其转盈为亏的一个重大因素

除此之外,江淮汽车在此前还公布了2018年的营收情况,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达到了7.7亿元,江淮新能源在前三季度新能源补贴金额达到了10.28亿元,如果去掉这一部分补贴金额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江淮盈利情况的不堪

从目前种种情况来看可以足够看出江淮汽车在市场方面的表现极差还有新能源领域对于江淮汽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在市场的表现不济,所以江淮股权大众计划收购这一事件,给江淮汽车带来的可能是止损的效果

近期,据相关报道称报道称,大众集团有意收购江淮公司的部分股份并且已经聘请高盛集团来为此进行咨询服务。不过有数据显示,江淮汽车集团超过40%股份的几大股东均以国有企业所持有这无疑加深了收购的难度不过无论实际操作难度如何,相关消息总不会是空穴来风虽然江淮公司还没有正面做出回复,也没有关于股权收购的方案,这一消息的传出还是收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

实际上,大众具有强大的营销力、品牌力以及销量口碑,对于目前来说局势不利的江淮有这正面的影响。

不过通过其他车企来止损虽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过于依赖其他车企的话就可能演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自2019年以来新能源的福利政策呈现直线下滑趋势没有显著突破的江淮汽车能否坚持下来,只有时间才能考证了。

 

注:图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