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企业玩起了跨界经营。日前,与物流业关联甚远的凉茶巨头加多宝用6000万元首次成立物流公司。业内分析,加多宝此举与其经营的尴尬处境不无关系,公司是否在病急乱投医?
5月8日,企查查数据显示,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投资的北京大运通泰物流公司注册成立。据了解,大运通泰注册资本为1亿元,加多宝持股比例达60%,为最大的股东,认缴出资额6000万元。第二大股东为东莞通汇物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0%,认缴出资额4000万元。
信息显示,该物流公司的经营范围有道路货物运输;仓储服务(仅限通用仓储);装卸服务;物流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
有业内人士称,6000万对于企业来说不足以引起议论,但对于加多宝而言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此番“大手笔”进军物流业的加多宝到底图什么?
加多宝所属的饮料行业中,原料、加工等成本相对较低,成本支出的大部头在各个环节的流通,无论是原料、包材等加工流程的运输还是后续销售的运输,巨大的流通量决定了较高的成本。目前一箱饮料的平均运输成本为6元左右,这样的物流成本能占到一个饮料企业总成本的12%,比例较高。如果企业有独属于自己的物流公司,能降低40%的成本。
除了能降成本,摆脱艰难处境或许是加多宝成立物流的关联因素之一,这不得不提加多宝与王老吉的“持久战”。
这场诉讼“马拉松”开始于2012年5月,王老吉商标持有者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均称自己享有“红罐王老吉”包装装潢权益,并控诉对方侵权。之后两家公司还打了不少官司,涉及商标权、独家配方、广告语等方面。今年,最高院对王老吉、加多宝“配方案”做出最终裁定,驳回加多宝的再审申请,维持原审判决不变:加多宝立即停止虚假宣传及商业诋毁的侵权行为,并赔偿王老吉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500万元。
在加多宝与王老吉的不少官司中,加多宝都是失败的一方。加多宝总裁李春林在去年三月份对外称,未来加多宝的战略目标为二次创业、开源节流、整合优势资源,计划在三年内实现上市。但实际上,加多宝的后续发展并不顺利。去年加多宝还被曝出与奥瑞金、中粮包装产生股权纠纷,经历员工集体罢工讨要薪水、工厂停产、经销商收不到货等风波。
为此加多宝很需要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能够带领公司往良性道路上发展,还可以恢复已经受损的企业形象,而就目前形势来看,这个突破口很可能就是物流。
作为后加入者,加多宝又能靠什么与物流行业大佬过招?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8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物流业表面上虽有增长,然而前瞻产业研究院报道,物流企业目前普遍面临一个大障碍:融资。2018年,物流行业全年融资笔数从2017年的182笔下降至150笔,融资金额更是从2017年创纪录的1762.59亿元大幅下降至862.02亿元。
而且物流行业内头部企业一统天下,融资集中度高。2018年,京东物流、满帮集团、中通快递等都获得10亿元以上融资。在此局面下,新加入者步履维艰,加多宝也不例外。建立起物流需要公司消耗很长的培育周期,加多宝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即使物流建立后能对外承接业务,加多宝还要承担起巨大的成本。
总之,加多宝走这条新路对物流行业整体的影响不大,但对于自身来说前途未卜。
注:图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