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拒绝勉强社交,体现社会文明
前不久,我参与了微博话题“拒绝勉强社交”的讨论。该话题导语称,你曾经为了某种目的,而勉强自己去迎合别人,强行社交吗?来聊聊自己的经历吧。
我虽然是退休进入倒计时的“60初”,但对“拒绝勉强社交”还是持积极的支持态度。
我的一个基本生活态度,就是追求简单的生活,追求简单的社交,比如不希望家里有事被同事、朋友甚至亲戚广泛知晓,以免让大家随礼犯愁;我一贯不赞成同事出差、外出学习,还要给大家带回礼品,我曾就此在不同单位或部门劝说大家,并获得成功;不赞成逢年过节短信乱飞,希望自己过得更安静,因此不主动给他人发短信息;去外地出差,一般也不喜欢打搅同学、战友、老乡,因为大家都忙;曾经成为某70多人的一个单位的“班子成员”后,在召开全体干部大会的时候我是坚持不坐主席台上,并赢得其他班子成员的支持,随后开会是谁布置工作谁坐台上,其他班子成员自觉坐台下。虽然离开该单位已经两年多,据说这个传统依然保留着。
现在年轻人更加自我,聚餐时习惯于“AA制”,而不是“假惺惺”地抢着买单,这是社会进步;他们普遍敢于拒绝勉强社交,这其实是文明的表现。真正的朋友,不一定需要频繁接触,过节也不需要短信问候,但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你一定是将他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是微信上不知道真名实姓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