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投空间|创业讲堂】创业不燃?创业路上优投相伴


 电影《燃点》上映,引来了很多创业者的关注。电影讲述的是一系列创业者的故事,其中有罗永浩,papi酱,马薇薇,傅盛,ofo的戴威等创业者。他们中有人的项目成功上市,有的人还在路上。这部电影的票房并不燃,正如创业本身,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燃的事情。

 
 
 
理性创业 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风头正劲的创业风潮。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似乎成为了一个随处可闻的词汇,随便坐在哪个咖啡馆里,都能听到有人在侃侃而谈自己的创业计划。确实,如今,创业形势大好,许多人选择了创业这条道路,有数据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较前两年相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此相对的,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比例由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4届的2.9%,
 
风潮中不乏盲目创业者。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盲目跟风者,或者凭想象认为创业是一件很燃的事情,认为只要有一番热情,创业就能获得成功,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创业者的水平良莠不齐,很多创业者对自身以及自身的项目没有明确的认识就草率的开始创业,或者对自己的项目没有长期的规划,只是有了一个初步想法就开始着手创业。电影《燃点》中,安传东在面对经纬中国的投资人时,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无力招架,他不知道自己产品的发展方向,甚至连定位都没搞清楚。创业极大的失败率也反映出了创业者们盲目创业的问题。马云说,100个初创者只有1个能成功。而在这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是数不清的失败者。我们之所以认为创业者中的成功者比比皆是,那只是由于幸存者偏差给我们造成的错觉。而即便是那些被我们记住名字的创业者,比如戴威,罗永浩,他们也都曾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
 
创业不燃 热情不是创业的全部 
创业并不是一件很燃的事情,创业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热情,从来不是创业的全部。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画面,也只出现在少数成功的创业者身上,而为更多的创业者所熟悉的画面是《燃点》中的安传东与同事就两百多元的电费斤斤计较,和团队之间为了业务问题而直白的争吵。
 
2018年12月17日,ofo近千万用户排队退押金的事件冲上热搜,这应该是ofo如日中天的时候,戴威没有想到的画面。
 
前几日,三款互联网社交产品发出新品发布预告,均定于1月15日当天发布,其中包括原快播王欣的马桶MT,张一鸣的多闪,罗永浩的聊天宝,但三款产品上线后,反应平淡。
 
即使是这样成功的创业者,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创业过程中也会遇到无数这样那样的问题。更何况是其他创业者呢?创业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同西西弗斯推动巨石,只要你的事业在继续,问题就会不断地出现。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可能是枯燥的,但它是创业所必然会经历的。
 
失败的结果 想过如何承受吗?
 
创业大概率是失败,这是残酷,是现实。很多人也许做好了创业的准备,但是却没有做好创业失败的准备。创业一旦失败,当初的热情渐渐冷却,最后留下的就只有冰冷的现实。
 
戴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决策失误,错过最佳并购时机,渐渐消耗掉巨头收购的兴趣,这是很多人无法预料的结果。
 
 
罗永浩说,本来以为创业的人想自杀是因为由奢入俭难,但其实不是,原来以为跟着他的是500个人,但这背后其实是500个家庭,那么创业失败后,就会觉得对不起这500个家庭,那个时候,他想自杀。这是对整个团队的伤害。
 
 
创业者们带领一个团队,项目失败了,一个团队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庭就失去了收入来源,这份压力,都压在创业者一个人身上,可想而知,那份失败的压力有多大。而创业的人,必须做好随时担负这一压力的准备,因为在创业过程中,哪怕只有一个决策失误,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创业不易 创业路上优投相伴
 
创业不是一件很燃的事请,创业的过程是艰苦的,创业者们需要考虑清楚再脚踏实地进行创业活动。现实中的创业者少的是别人眼中的光鲜亮丽,多的是成功之前的苦苦煎熬。
 
优投空间,北京的一个创新空间。这里的创业者是创业者的一个小小缩影。工位上加班到深夜,为新产品的上线;会议室里热烈讨论,为了产品和方向;教室里认真聆听,只为快速的成长,让认知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有焦虑,有痛苦,有欢欣,有喜悦,构成每个创业者的日常。
 
 
 
 
创业者的生活,就是每天在解决各种创业过程中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优投空间团队,也会陪伴他们共同解决。在冬天里多一份支撑,一份温暖,一份勇气和坚持的力量。